“即便这天地,绝得了我儿的形体,却能泯灭留在我心中的印象吗?”
“心里所念所想,和世界存留活物,难道真有区别。不,虚即是实,实即是虚,虚实本一体,何必执着。”
“只要吾身尚存,魂灵犹在,一念不灭,吾儿便永驻吾心,分明存活着,又何曾死去。”
“为了钟儿,我要永久活着,谁若阻我,我便杀谁。天地拦我,也要彻底撕开。要瞧瞧天地里面,究竟包藏什么祸心。”
“撕裂吧,这天地。吾之元气,将演化万物,以补世间之缺。”
一连串念头打心底如电掠过,老婆婆再度怪笑起来,升腾而起,天穹微微波动,似有了某种奇妙的感应。
恢宏青光,自九天之上降落而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大地,场地变幻,树林消失,山谷抹去,雾霭散开,就连普照世间的银月,也消失不见了。
无边天地之间,除了如幕青光,再无他物。光线并不如何强烈,无需闭眼,可老婆婆睁着眼,除了青,也再见不到别的,甚至,万籁俱寂,整个世界都失去声音。
忽然,耳畔穿了哗啦声,像是树枝摇晃。而恢宏青光,也迅速收敛起来。
老婆婆待眼睛能视物,举目四顾,四面八方,皆是森林。
古木参天,绵延无尽,苍茫之气充斥其中,诉说着年代的久远。
仰面一望,落入眼瞳的,是庞大的难以想象的树荫,枝叶葳蕤,施展开来,遮天蔽日。细长碧丝垂落下来,从百丈乃至千丈的枝桠间,直达老婆婆头顶,其上悬有碧绿珠子,晶莹剔透,宛如璎珞垂珠,精致到无可挑剔。
只是望一眼珠子,老婆婆便体力尽复,体内生气都修复了许多。
同时,一丝明悟涌上心头,即便老婆婆心若死灰,也不禁面带震撼之色,嘴里喃喃自语:“这是,菩提古树?”
从王群口中得到儿子下落,老婆婆告别王群,回客栈乘坐马兽,踏上行程,原路返还。
半月后到家,见院落空荡荡的,再无爱子音容笑貌,便悲从中来,哭了一会儿,止住泪,闷卧床上,昼夜不起,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强睁泪眼,直至天亮。
长时间的闷坐,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健康肤色专为枯黄,皱纹多多,额前的触目惊心,满头黑发中,平添了许多雪丝。
周身也萦绕着一股死气,这是命不久矣的象征。
这一天,月辉丝丝缕缕,隔着窗棂照射而来,落在老婆婆枯黄的脸上,略微恢复了点生机,抬起昏沉眼眸,往外一看,心中慨然一叹。
今夜月光一定很好。
老婆婆心血来潮,不知怎的,突然有强烈的冲动,想再踏上不知陪儿子走过多少次的小道,沐浴月光,仰脸去看明月,重温母子过往的一切。
一念至此,她身子一动,起身下了床。落地一瞬间,突然觉得头晕眼花、手脚发软,差点没跌倒在地。
此时,并无突破凝丹境,尚无法将元气化作营养,断食这么久,能活到现在都算奇迹了。
老婆婆身子一晃,眼中流露出执念,坚如铁石,不可逆转,身子颤颤巍巍,走向柴门,发力推开,来到院落中。
虽然无人,可恍惚中,槐杨树下、篱笆墙前、水井周围,似乎无处不可眼见儿子之身影,无处不可耳闻儿子之欢笑,过往种种,一幕幕从眼前流过,如掌上观纹,清晰无比。
老婆婆早哭到干枯的眼中,重新湿润起来,周遭景物开始模糊。抬起手来,用袍袖擦掉泪水。
一直这样子,可怎么去看那皎洁的月色呢?
稳定心神,老婆婆和以往陪儿子一样,蹑手蹑脚穿过场圃,没有打扰鸡鸭牛羊的睡眠,走出院落,踏上路途。
一面走,一面仰脸上望,圆月倾落银辉,稍稍祛除眸里的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