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当然也听明白了,这王禀还是不服气,明明就是一个个粗人,又打不过那金人,不送银子给他们,怎么可能退回去,已经主张不同,吵了几次了,真是倒霉吧!派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了。
感觉两个人都快要打起来了,只要再发生更激烈的争吵,就会动起手来。
在宋朝的时候,文官可是比武官的地位要高出很多的,就算是相同的官阶,也还是要有权力的多。
也就形成了一个局面,重文轻武的样子,造成非常重视文官,可是却对边疆的军事不怎么重视,当然这些文官也对他们不屑,认为只不过是粗人,居然不懂文雅礼仪。
可是军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往往有身怀谋略的大将军,被这样的礼遇当然是不服,也是对文官不屑!居然以文官第一。
太原大将王禀就是这样的人,认为自己有谋略,当然敢同凶悍的金人拼死力战,不会屈服。
可是这张邦昌经常说要议和,那低声下气的样子,金人明明抢夺粮食美女财物,还要给他们大量的银子养兵马,怎么可能和气?
那旁边的几位大将军嘛,也就跟着劝和了起来,让他们两个不要吵了,可都是朝廷的重臣,怎么可以这么不和。
这叫怎么个事?文官武将不和,内外不一。
秦风也是跟着劝了起来,说让两个人平静下来的话,仔细考虑着对待金人的事,可是还是那个样子。
感觉还那个样子,道:“我的意见,其实跟王禀将军是有些像的,认为金人乃是虎狼之辈,必须要战,还要打败他们,才能迎来太平,光是求和是没有用的。”
说完就继续看着,也感觉自己说错话,自己可是和谈使,是来和谈的,怎么讨论起了跟金人打仗的事情。
那些坐着的将军们也是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秦风可是文官,还是来和谈的,应该站在张邦昌大人这边的,怎么会站在王禀将军这边。
王禀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他表示了认同和赞许。
张邦昌就感觉有些不对,明面上,是自己一个人,可是暗地里,那王祥兄弟是站在这边的,他们贪生怕死,支持自己和谈的。
以为这秦风来了,这和谈的势力就大了,还是皇上钦定的,肯定跟自己站在一边,怎么是这么个结果?
这不是打脸嘛,自己也抢着跟金人和谈,这些将军们去忙着备战,真以为能打赢吗?
还跟秦风有些交情的,罢了,也不跟这些粗人们说话了,那就让他们在议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