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温体仁末路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171 字 10个月前

八月十二日,阮大铖到达苏州,任城市管理局局长,办公地点设在巡抚行辕后院。

八月二十五日,七百三十多名培训上岗,装备精良的城管正式开始了收税工作。

收税的前三天,城管们在全城张贴布告,按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年营业额在四十两以下的商户免交管理费,年营业额在四十两以上的商户,必须缴纳营业额百分之十五的管理费,按月收取。

管理费的征收部门为应天巡抚王越新成立的城市管理局,管理费收取工作由苏州府开始,逐步向各县推进。

布告一出,满城哗然!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变相征收商业税,而且比朱元璋定的三十税一高了近五倍,真可谓骇人听闻。

一提到收税,只要是苏州人都会觉得人心惶惶,万历年间的大规模的抗税运动就发生在苏州,那可是几万人的大暴动。之后是天启年间对抗魏忠贤派来的税监,不但打死税监,还打死了前来抓人的锦衣卫。这件事被复社领袖张溥写成一篇文章《五人墓碑记》,以歌颂五名抗税的英雄,这篇文章还上了后世的语文教材。

这段历史王越也是了解过的,从本质上讲国家收税用于国用,合乎法理。但是收商业税触动的是士绅的利益,士绅的背后就是东林党或者说就是整个文官集团。

过去,只看《五人墓碑记》,苏州民变,是反强权反暴政的历史案例,从后来能看到的资料,用新名词说,苏州民变,更像是官商勾结对抗法制的典型案例。所以王越重点要防的,正是官员的反弹。

王越在广东的时候,京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的注意。

这个大事的起因,是一个张汉儒的人检举揭发自己的老乡钱谦益。张汉儒不过是一个师爷竟敢控告钱谦益。本地恶霸钱谦益,根本没把这个事情当一回事的时候,没想到京里来了人,二话不说,将钱谦益锁拿进京。

“八月,奸人张汉儒窥温体仁欲罪东林,遂入其门下,相与定密谋,乃抗章诋毁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体仁从中主持之,逮二人下诏狱严讯。”这是史料上的记载。

原来这一切都是温体仁搞的鬼,按说钱谦益都在家吃自己了,温体仁应该放过他才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嘛。温体仁不干,非要整死钱谦益,有机会要整死他,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整死他。因为以前同朝为官的时候,钱谦益正是他的死对头。

张汉儒罗列了钱谦益五十八条罪状,这绝对是要搞死他的节奏。下了诏狱的钱谦益,路子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差钱贿赂,在监狱里待遇也不算太差。居然还能要到纸笔,给皇帝写信,他要自辩。不过这些信石沉大海了,朱由检没搭理他。

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钱谦益想到了曹化淳。这位“道德君子”,在朝在野,都要跟阉党做坚决斗争的钱谦益,这个时候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了。

曹化淳跟温体仁没啥利益纠葛,跟钱谦益也没啥关系,为啥要帮他呢?这是因为一个叫王安的太监。王安是什么人呢?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魏忠贤,一个叫曹化淳。所以王安是太监界大boss。

王安死的时候,需要一个墓志铭。而这个墓志铭就是钱谦益写的。

曹化淳还是比较有情义的一个太监,一直记着钱谦益的好呢,毕竟给一个太监写墓志铭这种事情,不是哪个进士出身的人都能拉下脸去写的。

曹化淳是司礼监大太监,权利很大。而且东厂的提督太监王德化也是他的旧部。曹化淳找了王德化一活动,这个事情竟然有了眉目。

温体仁不省事,一门心思要搞死钱谦益,见曹化淳也掺和进来,干脆连曹化淳一起搞。他找人散布谣言,说曹化淳收了钱谦益的贿赂,然后还有证人。为了做的像,温体仁还请假在家休息,做出避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