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区域性军事强人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660 字 10个月前

王越热情地款待了松浦九信等人一行,松浦九信不便在大明耽搁太久,因为幕府对他们这些大名的控制是很严的,因此他只在上海待了一天,就前往上海取货。王越一封电报发给城,武器弹药将会提前送往天津。

目前的日本被称作“天下安静”的状态,其实在四年前幕府颁布“锁国令”之后,日本国内已经发生了动荡。

德川幕府和丰臣政权一样,对外来的天主教怀有极深的不信任感。对德川幕府来说,切支丹大名几乎全是过去的西军阵营,幕府一直担心天主教信仰会被外样大名所利用来发动反幕府的一揆,进而勾结船坚炮利的南蛮人。

政治加上宗教的双重不信任使得幕府对切支丹教的迫害日深。北九州由于是切支丹教徒的主要聚居地,更是受到了幕府的严密监控。

1628年幕府老中土井利胜、酒井忠世“巡视”肥前国岛原郡,揆一次便用火刑烧死切支丹教徒570人。

1630年,幕府下达了“禁教令”:切支丹教徒被勒令在两个月之内放弃信仰,否则处死。

在寺泽广高、松浦忠信、宗义成等切支丹大名的努力争取下,“禁教令”终于被停止实行。

但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1633年再一次颁布“禁教令”并勒令切支丹教的主要维护者――肥前唐津24万石大名寺泽广高切腹,唐津藩随之遭到改易,由大和信贵山六万六千石大名松仓胜家入主寺泽领,开始了对切支丹教徒的残酷迫害。

1633年~1638年六年之间被松仓胜家烧死的切支丹教徒多达一万人。矛盾变得极度激化。

今年年底日本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岛原之乱,西南诸藩的外样大名:萨摩、长洲等藩一直对幕府怀有敌意,一旦幕府无法及时的压制天草时贞四郎,那么原本在幕府残酷压制,心怀不满的的外样大名――特别是参加过关原之战的西军大名,很可能重新揭竿而起。

因为“葵三代”时期严酷的“武断政治”遭到改易的各家大名的众多浪人们也会随之呼应――这些浪人到家光去世的庆安四年(1651)人数已经膨胀到五十万。这会估计没这么多,但是二三十万人总是有的。

这批浪人既无收入,又被自己的武士身份所累。心中怀着怨恨,一旦有重燃战火,再取得功名利禄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这些都是日本祸乱的根源,而平户藩的异军突起,必然更添变数。

再看看那位治安军士兵,胸甲上一道刀痕,切入最深处也没有砍穿,松浦九信也是一名武士,那一刀之力相当大,不过板甲是整体受力,内衬着柔软的纤维,里面还有一层防刺服,力道消去了大半,士兵只是被震得身子一晃,浑若无事。

震惊,实在是太震惊了!

不但是松浦九信,他的儿子松浦一郎也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

王越很满意他们的反应。日本刀反复锻炼,其性质和中华百炼钢有类似之处,导致其锋利无匹,却易折断;

至于盔甲就更不消说了,鬼子的“大铠”外观非常吓人,头盔上还长两根角状装饰物,叫做“冲角付胄”看上去十分威风,但究其本质,整套大铠是用竹片、皮革制作,辍以少量金属片,防护力可怜的很,和城生产的板甲不可同日而语。

科学的力量不可战胜,而经过综合热处理工艺“调质”的中碳钢板甲,其防护力相当于均质低碳钢板的十五倍。

治安军装备的胸甲厚度为十五毫米,防护力等于225毫米均质钢装甲板,即使敌方武器以九十度角的法线方向劈砍,击穿它的杀伤动能也要超过250焦耳,而冷兵器时代的打击动能在60……130焦耳范围内,以松浦九信的武勇,也不会超过200焦耳。

冶金学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个人的武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砝码,降低到无足轻重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后勤、纪律、配合、组织、装备,这才是近代军队取得胜利的保证。

这个盔甲的性能太惊人了,松浦九信将断了的刀柄随意一扔,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个盔甲要价几何?”

王越笑着道:“只要一百二十两!”

“什么?一百二十两!”松浦九信深怕王越反悔,立刻道:“这种盔甲我要一千副!”他打算将自己的武士和亲兵都装备了板甲。

一套锁子甲的价格最低也要三百两,那可是铁的,因为全手工打造,重达二十斤以上,所以价格昂贵。

城生产的板甲可是钢的,重量是十二斤,就算是卖废钢,这材料钱最低也要三十六两,成品起码要五百两以上,王越却只要一百二十两,简直是挥泪大甩卖了。

又是一笔大单,如此下来,总定价已经达到四十七万两了,松浦九信的部属几乎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王越问道:“松浦君,莫非近期有大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