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南京街道上、店铺里的口音,也不再全是通行南北的南京官话,南腔北调的口音充斥其间。除了来自徽州、江北、山东等地到这繁华之地讨生活的小百姓,操持各地口音的人群中又多了许多衣着光鲜的缙绅大户。
正是这个原因,要想在南京购买到合适的房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还好城很有钱。
王越终于到达了自己在南京的下榻之处,这里是南京的黄金地段,距离江南贡院不远,宅院与贡院同在一侧,旁边就有一条河。这条河很有名,因为它叫秦淮河。
这处宅院与江南贡院同在秦淮河北岸,放眼望去南岸就是十里秦淮人家。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河道两侧到处停着高大的舟船和游船画舫,一派繁华景象。
小桥流水,沟通两岸,无数的小桥跨越在秦淮河上,南岸就是著名的红灯区。
“佳日听风花为媒,美人伴读颜如玉”,南岸无数的勾栏瓦舍,正是为了那些读书少所兴起的。正是赶考秀才们的财力,支撑了秦淮河南岸花柳之地的烟花灿烂。
还别说,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在北方是看不到的。
王越下车后没有进门,而是四处打量,甚至能够看到河对岸的阁楼上,有不少女子打着香扇向这边眺望。
和王越一起来的李雪珠却欣喜地观察着此地的风景,在朝鲜那种地方,哪里见过这种景象?她可不知道秦淮河这地方的特殊性。
王越却是懂的,他转首似笑非笑地看着李传新道:“这里倒是个妙处!”
王越礼貌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这次来南京,就是和这些人碰个面而已,算是礼节性的会面,走个过场。
而且南京也是应天巡抚的治下,除了南京京营这些军队之外,基本上都是王越的管辖范围。
但要在南京成立城管展开商业税的征收,那绝对是个大热闹,南京可不比苏州,所以王越要来看看,做个衡量。
魏国公徐弘基热情地邀请王越下榻国公府,王越谢绝了他的好意,也谢绝了他们给自己准备的八抬大轿。
军事调查局和贸易公司等部门已经先期抵达南京,办事地点和住房已经置办妥当。
来接王越的正是军事调查局原行动组组长李传新,现在他任江南分局局长,负责调查局江南地区的组织构架。
南京作为大明的重要城市,在电报机得到运用之后,军事调查局已经于去年开始就在此派人设点。除了南京,广州、杭州等大城市也都陆续派人入驻。王越南下巡抚应天,代表着城的影响力将触及整个南方,所以正式成立江南分局。
王越与众官员告别,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登上装甲指挥车,前往他在南京的住处。
这次来接王越的官员太多,那些莺莺燕燕们却无缘得见王越的风采,不过海军舰队战舰却令她们觉得不虚此行。
南京是江南第一大城市,即使还没有进城,就可以看出此地人烟之稠密,因为外城就有不少建筑物。
送王越进城的是警卫排的四辆装甲车,王越的金龙房车被丢在了客货滚装轮上。虽然装甲车数量不多,却依然引人注目。装甲车沉闷的发动机声,犹如钢铁野兽,吓的街上的行人纷纷躲避。还好装甲车上插了应天巡抚的旗帜,否则城门都不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