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莅临南京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145 字 10个月前

七月二十一日早晨,王越到达下关,此时的下关码头热闹非凡。南京六部、南京镇守太监、在南京的勋贵们大多数都来了。

王越这么受欢迎吗?确实如此。

南京六部的官员都是一些坐冷板凳的倒霉蛋,只要是从京里来的高官,他们都会热情接待,目的就是刷存在感,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权利中心。而且王越如今已经有了影响朝局的能力,有些消息他们也有所耳闻。

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知道这个王越与京里的太监们走的很近,而且王越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就连曹化淳都要看他脸色,所以也来套套近乎。

最欢迎王越的其实是那帮勋贵了。因为王越,京里的几家勋贵都大大小小地发了财。尤其是南京勋贵之首魏国公徐弘基更为热心,京里的同宗定国公徐允祯可是因为王越发了财的。

不但官面上的一些人来迎接王越,就连秦淮河上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也来了不少,她们也想一睹王越的风采。

原因是因为《明报》,准确的说是因为《红楼梦》和《射雕英雄传》这两本正在连载的话本。红楼梦自不必多说了,射雕本来算是娱乐消遣的读物,可一旦看进去了,就难以自拔。现在射雕的主要人物郭靖与黄蓉,杨康和穆念慈已经纷纷登场,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吸引着这些文艺工作者们。而这两本书的作者笔名,就是“思华”。

可是王越的出场方式一向都很拉风,海军舰队逐渐显现在视野中,本来锣鼓喧天的场面逐渐安静下来,下关码头上的人们都吃惊地看着缓慢靠近的这队钢铁巨舰。

虽然船坞登陆舰留在了安庆,随舰队而来的还有一艘从上海赶过来的客货滚装轮,该轮能够克服下关码头低矮的码头。

直到王越登岸,来迎接他的官员们才醒悟过来,纷纷上前相见。

多尔衮的策略确实比多铎的更有可操作性,大殿内的王公大臣们都深表赞同。就连一直反对出兵的代善也觉得,或许可以一试,两万人的险还是值得冒的。

这一策略里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如何将两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运作到城附近,这个就需要大明的配合了。

第二个关键点是,八百死士如何混进城?

死士不难找,大清不缺勇士。城也不是个封闭的城市,每天出城进城的人有很多。可是大清的勇士要混进去,难度有点高,因为满清是剃发的。

少量携带火药火油进去是有希望的,但是兵刃带不进去,城门口要没收兵刃的。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抢到武器弹药,这个步骤完成,这次行动基本可以算成功了。

清军抢到步枪会使用吗?答案是会的,因为他们有过一支步枪!仅一支步枪,所以会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只能听别人描述拿到步枪后如何使用而已。

最难的是前两步,如果让八百亡命之徒混进城,整个计划差不多就能完成了。

满清朝廷对此次行动给于了最高度的重视,他们发现如果行动成功,拿到城的财富和天策军武器,天下几乎唾手可得。

所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要反复推敲,而且很多地方也需要明国的配合,因此与明国的通信往来密切起来。

虽然满清还没有确定何时出兵,但从种种迹象表明,黄太吉已经有了出兵意向。崇祯却有些犹豫起来,毕竟事关重大,与满清联合打击城和天策军,一旦事败,影响太恶劣了。

见崇祯来回走动,有犹豫之色,温体仁道:“皇上,那王越虽然又立了大功,但天策军不为朝廷所控,而且城近在京畿,终究是个隐患。此次东虏决议出兵,未尝不是解决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