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能放人吗?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168 字 10个月前

他好奇地问:“你的秘密现在还不能说吗?”

王越呵呵一笑道:“说了也没意义,因为除了我,谁也办不到,还不如不说。我是当谢大人是朋友,才开诚布公的。”

谢宝清眨巴眨巴眼,无奈地道:“好吧,现在不像一年前了。”

王越哈哈大笑:“一年前你又能奈我何?”

车子很快驶出城,到达城外不远处的永定河边。

王越请谢宝清下车,他指着河床上繁忙的工作场面道:“这里将建设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沟通永定河东西两岸。”

上游石景山工业区的几个水库正在抽蓄水,所以上游已经拦坝阻流,预计春耕灌溉之前可以打下桥墩围栏。桥墩建设是采用现代材料建设围栏,河内通水后,不影响后续的桥墩建设。

为了抢工期,这一河段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无数的工程车辆和人员在河床上忙碌着。

推土机将淤泥堆积成堆,由装载自卸车运走,肥沃耕田。数十台挖掘机在干燥的河床上挖掘着,为桥墩打眼。

谢宝清为这壮观的劳动场面所震撼,问王越道:“不是已经在有了卢沟桥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这里离卢沟桥不远,也就两里地。

王越解释道:“卢沟桥这座古桥可是文物,很有保存价值,如果损坏就太可惜了。因为我们的运载车辆满载都超过数万斤,每日通行数量庞大,天长日久,卢沟桥必然难以承受,所以才开工建设此桥。”

王越目前的任命是顺天府丞,已经具备了上朝的资格。不过每日的早朝,他也可以不去,毕竟他是京官,不是中央部委官员。但每月的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按照规定,王越这个级别的文官都要参加的。

那么王越参加朝会必然独自一人,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言而喻了。

温体仁虽然和杨嗣昌不怎么对付,但杨嗣昌的提议确实可行,他是深表赞同道:“杨大人的提议甚妙,可谓滴水不漏。”

崇祯也连连点头道:“嗯,进可攻,退可守,杨爱卿此策甚善!那就依此策办理。”

薛国观等人也都面露喜色,看来王越终究要被解决了。只有刘遵宪一人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骆养性入宫和皇帝召集群臣议事的观察报告,王越都收到了。崇祯要怎么对付自己,他还猜不到。

那两个给崇祯开车的司机早已经撤回来了,他知道总会有和崇祯翻脸的那一天,所以让他们教会太监们开车之后就撤了。他们在宫内很难接触到上层,所以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别让崇祯一怒之下给咔嚓了。

原本以为朝廷会自己采取断然措施,没成想却等来了谢宝清上门。

因为朝廷的谈判代表,理所当然的选定了城人民的老朋友谢宝清谢大人。

谢宝清没有被崇祯召集紧急议事,并不是他资格不够,而且他和王越走的太近了,几乎被崇祯看做成城在朝中的代言人。所以议论如何处理王越的紧急会议,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谢宝清在接到宫里太监传来的旨意之后,才知道王越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立刻就急匆匆地赶到城。

“思华,你!你还是把人放了吧,你难道真的要造反吗?”原本掩盖了高起潜的死亡真相,谢宝清还以为王越能消停一段时间,没成想又出了这档子事,现在已经满朝皆知了。这样的情况,朝廷是难以妥协的。

王越道:“谢大人,傅一峰不能放,他可是敲诈我城工人,致死人命的元凶。放了他,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这一点你比我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