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痛心疾首

大明钉子户 九祯 1108 字 10个月前

论办报纸咱们这些自诩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文人,没有理由在文笔上输给白话连篇的《明报》呀。

钱谦益的提议得到在座诸人的赞赏,不愧是东林党魁,这主意一下就出在点子上了。一时间赞扬之词如潮,让这位失意的魁首似乎找到了当年叱咤朝堂的感觉。

在座的诸人都是朝堂大佬,所以动作相当快,他们立即对取名、纳址、人员招募乃至稿子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便商议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几天之后,一份叫《儒林报》的报纸便新鲜出炉了。

看着第一份印刷出来的报纸样品,钱谦益无奈地摇摇头,这印刷质量和《明报》根本没法儿比。

雕版印刷固然精美,但代价高昂,制作一块版的周期通常都是以月来计算,根本无法保障报纸的时效性。即使用雕版也无法和《明报》比精美,所以只能选择活字印刷,那就更差强人意了。

起点城的各种技术已经被很多人认知,技不如人也是没办法的事。

最终还是薛国观拍板道:“受之(钱谦益字),发行吧,我等的文章就是那《明报》难以相比的。”

他的话受到众人的赞同,这份报纸可是他们发动了不少同僚和士子绞尽脑汁写的稿子,那劲头可比秋闱应试了。

《儒林报》由闲赋在家的钱谦益主持,同样学着《明报》印了一万份满城免费发放。

免费的东西百姓们也是来者不拒,大不了还可以拿回家包东西嘛。结果拿到手一看,发现上面通篇都是用文言文来书写的,整片都是之乎者也。许多文章写得异常的晦涩难懂,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根本就看不懂。

(感谢书友150803112246433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