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国民教育(上)

埃德尔心目中的教育也将是这个模样,不过他的目标还将更加大胆。他打算趁着现在罗马尼亚经济良好的情况下,推出九年义务教育。这不是埃德尔内心膨胀想要勇夺世界第一重视教育的国家,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想要改造一个民族的特性,就需要长时间的经费投入,社会认知的改变,还有舆论的引导。而且这种投入还只能慢慢引导,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现在罗马尼亚等不了几十年,

在埃德尔心中,二战就是罗马尼亚崛起的最后机会。要是放过了这个机会,除非罗马尼亚有九百六十万平发公里的领土,还有上十亿的人口,加上一个组织能力超强的政党。一直按照既定目标不断的前行,这才能够在二战后固定了的社会格局中获得突破。这些罗马尼亚统统都不具备,所以二战也将是最后的机会。

同时接受过教育的高素质国民,不管将来从事哪方面工作,都能比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强,其中包括军队在内也是一样。这才是埃德尔认为关键的地方。现在罗马尼亚尽管拥有40万强悍的常备军兵力,可是这都是数十年如一日训练得来的。

要知道在罗马尼亚新兵训练达到15周,比各个列强的新兵训练时间都要长。从这个方面来讲可以说是罗马尼亚军队重视训练,不过这何尝不是民源质量不如其他列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呢?

要知道根据罗马尼亚军方的考察,德国新兵训练12周的效果,比罗马尼亚新兵训练15周都要强。不管从技战术理解掌握,还是对军事命令的理解,都是罗马尼亚新兵们不能超越的目标。这都是高素质国民带来的便利,也是埃德尔无法拒绝的诱惑。

更何况罗马尼亚就是加上境外的族人也才1600万的人口,比现在列强动辄三四千万的人口少太多。对拼消耗的战术,罗马尼亚也用不起。所以培养属于罗马尼亚自己的高素质国民,就成为埃德尔考虑的重中之重。

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展开生死大战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传到了埃德尔手中。面对这场战役,埃德尔只知道是一战伤亡最惨重的战役,其他都快被忘光了。

不过现在德法爆发决定性的大战,从侧边上来讲也减轻了罗马尼亚的压力。不是谁都能坦然面对自己所有邻国都加入战争,而自己稳如泰山。

至少驻扎在保加利亚境内,由马肯森元帅率领的德国第11集团军估计要呆不长了。在德军没有元气大伤的时候,埃德尔现在还不想面对世界最强陆军。这不符合罗马尼亚的利益,当然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埃德尔将凡尔登的情报放下,拿出一份关于国内的消息。这是一份教育部发过来的罗马尼亚在校学生统计的报表,埃德尔正在认真的查看。

对于教育,埃德尔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的新世纪好青年,当然不会陌生。对于自己前世接受教育的情况,现在还有一些记忆历历在目。

现在罗马尼亚的情况,和自己前世的祖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前世一些方法,也可以为罗马尼亚提供部分参考。现在艾德尔考虑的就是借助教育,提高罗马尼亚国民的素质,为将来做准备。

在罗马尼亚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埃德尔,深深的了解过罗马尼亚族的特性。

因为罗马尼亚肥沃的土地,造就了罗马尼亚人不太善哉的习性。从最早的罗马帝国的统治,到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库曼人、鞑靼人、到最后的奥斯曼人。在罗马尼亚记载的历史上,罗马尼亚人一直被各个民族所统治。这让拥有后世记忆的埃德尔觉得有点无奈,在前世的教科书上,被其他民族统治的少数时间,一直是屈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