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书生(三)

史上最强书生 相面 2462 字 10个月前

赵诚实跪到地上,恭恭敬敬地对着傅朗磕了三个响头。

傅朗满脸苦涩,深深地叹了口气,脚步侧移。

跟在傅朗身后的文武百官自动让出一条通道,没有任何人说话。

这段尘封的往事,在场的文武大臣在陛下重伤返京的那一天便全都知晓,之所以堵在永和门拦下赵诚实,则是抱着赵诚实不知道的侥幸心理。

魔族大军入侵以来,大宣帝国的将领一败再败,唯独赵诚实战绩骄人,想要守住汴京城,只有赵诚实领军能让大家心安,实在是没有办法。

汗颜呐!

文武百官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赵诚实的每一句话就像钉子般扎在群臣的脸上。

赵诚实牵着马在文武百官间穿行,脚步坚定地朝着永和门走去

“为什么要读书?”

忽然,一道威宏的声音在永和门上空响起,响彻云霄。

所有的人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永和门,只见,一位身穿白色儒袍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城楼上。

老者背负双手,满脸沧桑,一双眼睛里好像有无数颗星辰起落,深邃而不可捉摸,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相。

赵诚实望着城楼上的老者脸色一变,终于停下脚步。

司空摘星!

城楼上的老者正是战场上和魔君幽冥交手的绝世强者,这位绝世强者赵诚实并不陌生。

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赵诚实几乎每天都去藏书楼,一楼的角落里,那个伏在书桌上昏昏欲睡的老头儿就是司空摘星!

为什么要读书?

这个问题和藏书楼管理员一样,自带光环!

治国修身平天下?

汴京是赵诚实的出生地,但对赵德统治的大宣帝国,赵诚实现在好感全无,只想尽快回到桃源镇。

读书可以明理,这是赵诚实第一天蒙学的时候,老师鲁清源说过的话。

但,赵诚实此时是坐照境后期,已经越过“明理”的阶段,开始向“道”的理解和运用上迈进。

司空摘星的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赵诚实,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为什么要读书?

赵诚实眉头轻蹙,脸上有些迷茫。

六岁那年,桃源镇那间漏风又漏雨的破屋子传出的宣言只是为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赵诚实现在做到了。

接下来,就算回桃源镇,还要不要读书了?读书的意义何在?

赵诚实忽然间惊觉,自己似乎迷失了方向。

所有的人转头看向怔怔站在地上赵诚实,时间仿佛在一刻静止。

一盏茶的工夫过后。

赵诚实脸上的迷茫渐渐消失,双眼中猛地爆发璀璨的光芒。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诚实的声音并不大,但在异常安静的城门口,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著名的“横渠四句”,出自北宋大家张载。张载是北宋大儒,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话音刚落,人们脚下的地面开始晃动,万里无云的天空“轰隆隆”炸响,狂风骤起,电闪雷鸣!

紧接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

天空上忽然洒下万道金光,狂风消失了、电闪雷鸣不见了、地面也停止了晃动。

金光无处不在,遍布了整个汴京城,永和门处的人们沐浴在金光里,顿时感觉全身暖洋洋的,精神一振!

“这是‘显圣’!”

文武百官前,国子监大祭酒傅朗抬头望天,身子颤抖不已,满脸涨红地惊呼道。

仿佛在印证傅朗的话,苍穹之上忽然喷出一道金色光柱,对着文武百官中间的赵诚实直落而下,随后,令人振聋发聩的冥冥之音开始在天地间响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滚雷般的声音向四面八方铺开,最终覆盖了整个汴京城,回音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