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哼!登徒子就是登徒子!”赵宣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在心里把赵诚实对出的对联重复一遍,脸上突然出现一抹娇艳的红晕。
一段时间过后,众人酒足饭饱地离开酒楼。
酒楼外,两位伙计把众人的马匹交还后,一行人牵着马向镇子外走去,准备继续赶路。
没过多长时间,一行人来到镇子门口。
只见,五柳镇门口的石牌前人头攒动,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堵住了镇子的出路。
“这些人要干什么?这么多人堵住镇子门口,我们怎么出去?”万元宝望着高台下人挤人的场面,大声嚷嚷道。
众人面面相觑,看着黑压压地一片人群颇为无奈。
正在这个时候,高台上出现一位老者,老者大约有五十多岁,拄着一根桃木拐杖神情肃穆地站在高台上。
“咳咳!鄙人五柳镇里正房岳,在这里祝大家在端午佳节里身体健康,辟邪驱瘟!”老者对着四周的人群拱了拱手,和蔼可亲地说道。
“好!”
高台下的人群顿时热烈响应道。
里正点点头,微笑着继续说道:“咱们五柳镇每年的端午节赛龙舟都是一场盛世,参加的人越多,龙王爷越高兴,保佑咱们五柳镇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台下又是一片震耳欲聋的叫好声。
“既然是大事,老朽从不敢怠慢!大家看到老朽身后这条五彩金龙没有,唯独缺少两个眼珠子!赛龙舟的时候,五彩金龙没有眼珠子,龙王爷只怕会生气哩!现在,赛龙舟举行之前,老朽想请一位文采斐然的读书人给五彩金龙画上点睛之笔。至于哪位读书人满腹经纶,老夫就不知道了。不过,按照以往习俗,大家现场作出一首关于‘端午’的诗,哪位才子作得好,就有谁来画上最后的点睛之笔!”
里正说完,很快就有几十个小伙子搬来十二张桌子摆在高台上,桌子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
高台下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这里面肯定有读书人,但一个个在众人面前总要表现出一副虚怀若谷的模样,一时间竟没有一个人走上高台!
里正哈哈一笑,抚了抚花白的胡须,一脸淡定,仿佛早有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