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顺天也不好,太过逆天也不好,两教虽都有诸多弟子,但到了最后三教还是要以人教为首,这可不单单是看在那老子为三清之首的份上,人教弟子行无为之道,可谓要出事极难,又有老子这个圣人罩着,哪里还有不成才的道理?
但也不能当真说阐截二教就不如那人教,若是碰上广成子、多宝这类极是符合两教教义之弟子,便定然也会一路高歌猛进,修为境界皆是不凡啊。
“仓颉师兄,杨蛟知错了,还请师兄教教杨蛟,该如何做,才能让圣师收我入门?”杨蛟既是知道了症结所在,便也一事不烦二主,跪倒在仓颉面前,苦苦求道。
他自入凤栖山以来,便是由水庸、仓颉两位师兄照料,水庸管他饮食住宿,仓颉教他悟道念经,也算是如兄如师的存在了。
“你若当真有所领悟,便就拿了此书去,此为师公老子亲传与师父之道法,师父又传与了我,如今我再传与你,你且好生修习,能有几番造化,便看你自己了,师父有言,他日救母之时,再看你与我太清大道有几分的领悟,再定师徒之名份!”
那书自然毫无疑问便是那《太清混元经》,也是仲昊钦定的凤栖山最为正统的修行法门,为太清一脉之无上经典也。此法门直指大罗金仙之境,又是圣人独创亲传,也是世间难寻的法门了。
杨蛟在凤栖山抄录三年的太清经典,如今终于有机会真正踏上修行之路,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是,杨蛟拜谢师父、师兄传法之恩!”杨蛟闻言,却是松了一口气,还有转机便是好事,也让他好歹放下了心里一直提着的石头。
而等杨蛟就此离去,回了自己的居所中好生修行之时,仓颉也是起身去了无念居,回禀仲昊。
“师父,已按师父所言,告知那杨蛟师弟了,师父的一番苦心,想来师弟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