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赐双旌双节

逍遥小地主 木子蓝色 3404 字 9个月前

“可是现在倭人又来攻新罗。”

“那是新罗人自己的事情,他们总不会连几个倭贼都打不过吧?”苏烈丝毫不把倭人放在眼里,什么三万七千大军,什么八百多条船的舰队,在他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不但不会去帮新罗人,还会要求新罗王金春秋派出两到三万人随他北上进攻高句丽,同时还会要求新罗人派出一万兵马归李逍统领,留守百济。

“只怕新罗人未必打的过倭人。”

李逍说出自己担忧,结果却并不能引薛苏二人的重视。

他们的眼里,真正的敌人只有高句丽。

在泗沘城仅停留了三天,薛仁贵和苏定方就带着两军水师北上了,入百济一年,两军四万水师,此时还剩下三万余人,减员了有大约三千,其中战死千余,还有不少伤兵约千余则划到了李逍麾下,充当他乡勇的教头军官。

水师一走,李逍立即感受到了危机。

这么大的地方,十六州一百八十县,他手头仅有六千乡勇,六千百济降兵,还有一支千人的亲卫。

除了这千余亲卫都是由唐人组成,那一万二的乡勇、降兵,可都是百济人啊。

圣旨从长安下达。

李逍被倭任为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任熊津都督府都督兼刺史,同时兼任安东道经略安抚使,团练观察使、营田转运使。

现在百济这一亩三分地的新征服之地,李逍一人拥有了军、政、财、和人事大权。

左骁卫将军刘伯英授为马韩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左卫中郎将王文度授为东明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左骁卫中郎将刘仁愿授为德安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右威卫将军孙仁师被授为金涟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刘仁轨被授为熊津都督府长史。

这五人算是朝廷给李逍留下的左膀右臂。

皇帝别赐旌节给李逍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旌节包括门旗二面、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二支、豹尾二支,共八件。节用金铜叶做成,旗用九幅红绸制作,其上装有涂金、形如木盘的铜龙头。

“恭喜节帅!”

虽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节度使官职,但李逍拥有双旌双节,已经是名符其实的节度使了。

刘伯英等几将虽然之前跟李逍闹了点小矛盾,可在这旌节之前却不敢再有半分轻视之心。

拥有旌节的李逍,那是可以对他们先斩后奏的。

“薛帅、苏帅,如今百济已灭,这泗沘城和百济降臣等我就移交给二位了,明日我就回去了。”

李逍先打破了沉默。

苏烈捋着花白胡须微微一笑,朗声道,“急什么,这百济刚灭,这不倭国又来凑乱了吗,这战事还没结束呢。你足智多谋,正好给我们参谋参谋,再说了你现在也还是安东经略安抚使,这也是你职责所在嘛。”

薛仁贵也让李逍暂时留下来。

至于说刘伯英状告李逍抢功之类的事情,二人提都没再提。

“倭国这个时候出兵,你觉得要如何应对?”苏烈问李逍。

“这满帐都是一时之名将,我一门外汉可不敢乱说啊。”李逍没直接回答。

“你也不必谦虚,你带着三千乡勇就有把百济王都兵不血刃拿下,这本事我们可没有一个有。”苏烈直接道。

打仗这个东西,不管你是强攻还是智取,总之是胜者为王,最看重结果的事情。苏烈打了一辈子仗,岂有不懂这个的道理,其实这道理刘伯英等将领也懂,只是有些咽不下这口气而已。

“不知苏帅是如何打算的呢?”李逍反问。

苏烈有些无奈的道,“其实不瞒祥瑞你,我们到此之前已经接到了长安的旨意。朝中认为百济既然已平灭,那么这个阶段的作战任务就已经完成。”

皇帝的旨意是要调薛仁贵和苏定方率东征水师北上,进攻高句丽本土,直攻平壤。

百济这边,就交给地方官员管理。

“四万水师都将北上?”

“对。”

现在朝廷已经把百济之地,设置五都督府,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县,都督、刺史、县令等官员,已由吏部铨选委授,即将陆续抵达赴任。

还是如此前,百济所征服之地实行直接管辖统治,设州置县,因为是边区,所以还设立了五个都督府。

“州县设立的有点多。”李逍提出自己的看法,百济不过朝鲜半岛占三分之一地,这么点地方却设立三十六个州一百八十个县,还有五个都督府,确实太多了点。

“新征服之地,得加强些统治。”薛仁贵道。

薛仁贵和苏定方都将卸去在百济地方的兼职,率四万水师北上进攻高句丽。

“二帅统兵北上,那百济后方未免太过空虚,新征服之地,只怕百济人未必人人心服,若有人煽风点火,只怕乱事又将起。”李逍叹气道。

“朝廷的意思是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南起进济,北至辽东,东至靺鞨的大片土地。这首任安东都护是尉迟敬德将军,下设两个副都护,一位是程咬金老元帅,一位就是你。”

“尉迟恭将军?”李逍惊讶。

苏烈不说,李逍都快不记得尉迟恭这位唐初战神还活着的事实。

“那位现在应当差不多八十岁了吧?”

“嗯,并不多吧。”薛仁贵苦笑着道,尉迟恭那是大唐的战神,还与秦琼一起是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