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提醒皇帝。
“府库可是朝廷的,那里肯定还有不少钱,但用钱的地方也还多。而陛下能用的是你的内府库,而内府库里现在确实拿不出十万贯了。”
李治不说话了。
虽然他确实是皇帝,可大唐的皇帝其实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哪怕他把元老们都赶走了,可宰相们依然还是拥有很大的权力。这大唐的天下,是宰相与皇帝共治天下,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
就好比国库,国库里的钱就不是他说了算,而是朝廷管着,是那些相公们说了算的。
他真的能用的随心所欲的,是自己的小金库,可小金库里现在十万贯都掏不出来了。
“陛下,登州那边有快奏到。”
“登州?什么快奏?”
“百骑司关于蓝田县子的奏报。”
李治一听蓝田县子四个字,皱眉,还以为李逍又惹什么事情了。
“是好消息。”
那位内侍小心的打量着皇帝的脸色,见皇帝不高兴的样子,忙补充了一句。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奏报送上。
李治迅速扫过,他脸上的神情从不满逐渐转为高兴,最后甚至变成了惊喜。
“哈哈哈哈哈哈!”
“陛下何事如此高兴?”
“爱妃你自己看,那些相公们不肯给朕钱,但自有人给朕送钱来。”
宸妃武氏接过,扫了一扫,也不由的惊容。
“李逍在赤山港赚了十几万贯,如今派人押送十二万贯来京?十万贯进献陛下,两万贯给臣妾?”
“对啊,朕刚刚还苦恼十万贯都没有,气朝堂宰相们连十万贯都不肯给朕,现在李逍就送十万贯来京,真是正瞌睡就来了枕头,太及时了。”皇帝一脸欣喜,“这个瑞卿,还真是总有惊喜给朕啊!”
武珍州位于百济西南,背靠车岭山脉余脉无等山,处于荣山江上游,是百济西南大城。
三韩时代归马韩,三国时代归百济,盛产水稻和蚕丝。
做为西南沿海大城,武珍州与新罗与倭国、高句丽的海上贸易也还可以。以前太平时,每年还会有大唐的商船过来。
守着这样的一座大城的武珍州三大家族,实力还算不错的。当然,也仅仅是限于在百济西南实力还不错而已。
当天早上,武珍州城里所有的有头有脸的家族,都接到了李逍下的请柬。
“父亲,我们刚阻止人应募唐军,这刺史马上就发来请柬,估计是不怀好意,宴无好宴啊。”
一个年轻的百济公子道,这位百济公子不过三十来岁,年富力强,却很有见识。他从二十来岁,就开始随自己家族的商船去过许多地方,不但走遍百济各城,还去过新罗和倭,还去过高句丽,甚至曾经过去中土大唐,见识过西面大国的强盛。
比起一辈子都只呆在武珍州的父亲,这年轻人对大唐充满警惕。
可是他的父亲却只是呵呵一笑。
“你多虑了,那个李逍不过是个软蛋。我观察了他许久,他入城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可是你见他这半个多月做了什么事情?什么也没做,整天不是缩在州衙里,就是带着部下骑马出城游猎,我听说这人在长安城里,是唐国皇帝的宠臣,这样的人不过是凭着皇帝的宠爱而坐上刺史这样的位置的。”
“父亲,可不能小觑唐人。我王就是因为不听朝中有识之臣劝谏,才会非要联盟高句丽而对抗唐人的,因此才会有我百济如今连失三十余城啊。”
“放肆,大王也是你能非议的?”
不管儿子怎么劝说,老头都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薛仁贵和苏定方才是比较让人畏惧的,那两人一言不和说杀人。前任武珍州刺史就因顽抗不降,城破后就被他诛光全族了。
但李逍嘛,太嫩太软弱了。
这样的人,怕啥。
“父亲,如果要去,请让孩子多带些护卫随同。”
“不必了。”
········
帝国都城,长安。
大明宫在无数灾民的努力赶建下,已经大体成型。
李治每天都要来看看,越看越满意,他都已经有些迫不急待的想马上搬进这座新宫了。
住在太极宫里,总让他心里不太自在,就好比前朝堂上全是元老们一样让他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