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多管闲事

逍遥小地主 木子蓝色 2401 字 9个月前

李治很不满,本来刚才武氏几句话就让他心里有点堵。

而现在李逍刚封了个男爵,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居然还敢指责他不该杀赵持满。

他知道赵持满是何人吗?

赵持满可是长孙无忌和韩瑗的亲戚,他处死赵持满不仅是因为赵持满私调兵马,更是因为他是长孙无忌和韩瑗的人,杀赵持满,也是要杀鸡儆猴。

“哼!”

李治看完,把奏章扔到一边,不做理会。要不是念李逍几人有功,他都有意要派使者去把几人骂个狗血淋头。

大理寺。

天牢。

吏部尚书李义府奉命前来提审赵持满。

几名大理寺的官员将赵持满拉了过来,才半天的功夫,曾经那个双拳打死猛虎,一脚踹翻战马的绝世猛将,此时却已经毫无了色彩。

各种酷刑施加,令他浑身是血,身上没有一处好肉。

“给他泼桶水。”李义府冷哼了一声。

一桶冰水泼过,赵持满醒来。

“说吧,你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怎么谋划叛逆的。”

“长孙相国和褚相是朝廷宰相,何谈谋逆?”

“可是你私受褚遂良命令私动兵马,就是谋逆,说吧,把具体的经过说一下。”李义府盯着赵持满。皇帝已经下令要腰斩赵持满,褚遂良也被贬官潭州,但李义府还不满,他觉得还可以挖掘一下。

如果能让赵持满交待一个谋反案,并把褚遂良、长孙无忌拉下水,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这种事情,他做起来并没有什么犹豫。当年褚遂良不也是这样对刘洎的,而长孙无忌不也是这样炮制房遗爱谋反案的,把李道宗、执失思力、薛万彻、李恪他们网罗进去的。

李逍说战士不能死于自己人的刀下。

王方翼沉默,程伯献沉默了,薛楚玉也沉默了······虽然一天前,他们还在蓝溪刀兵相见,血拼生死。

大家都没有了笑脸,封爵晋阶的喜悦没有了,大家都遗憾赵持满这样一员猛将。

“不能让赵持满死在长安。”

这是李逍不知道第几次对大家说的话。

赵持满这样的将领,对大唐是忠心的,他为帝国流过血受过伤,为帝国征战拼杀,不应当死在长安。

李逍说到就做,他马上找吏部的官员借了纸笔,开始向皇帝写奏章。其实这是李逍的第一封奏章,他甚至连奏章的基本格式都还不清楚,但这不影响他。

他此时只觉得自己一腔热血,这件事情他非做不可。

重回大唐,他最初想的只是如何做一个悠闲的小地主,躲在蓝溪乡下,在秦岭山麓里,享受着大唐帝国强盛带给他的舒适就好。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也为大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比如他献玉米种子,再比如现在救赵持满。

唐帝国能有如此强盛,是由无数赵持满这样的贵族子弟军官,还有无数如秦雄这样的普通百姓府兵流血拼杀打下来的。

在蓝溪动乱中,赵持满是个罪人。

但在以往的过去,赵持满却是大唐的功臣。

李逍今天享受的这份大唐安逸,也有赵持满的一份功劳。

功臣不应当被遗忘,他们的功绩应当被铭记。

李逍写的很激动,甚至写的半文不白、缺笔少画,他一气呵成,写了长长一本折页。

王方翼和程伯献几个贵族子弟也都写了一本奏章,同为贵族子弟,赵持满以前是他们的兄弟,是他们的偶像,本身对赵持满如今的遭遇就充满同情。

而秦雄与李元芳做为普通军人出身,对赵持满这样的贵族子弟并不全是妒忌或者说妒恨,他们也一样崇拜如赵持满这样勇猛的贵族军官。

吏部的官员们有些惊讶的看着这八位新晋的爵爷,看着他们一人一支笔,各自沉默不语,咬着嘴唇挥笔疾书。

等听说这八位是在向皇帝写奏章为赵持满求情时,大家更惊讶。他们昨天还在跟赵持满大战,正是他们生擒了赵持满,今天却又为他向皇帝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