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诸位,其实这事也不是我李逍报上去的,没凭没据的我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好比我若是之前跟几位说我有玉米,玉米如何如何了得,你们只怕也不信。我本想先在蓝溪试种,到时大家也可眼见为实。谁料上次雍州衙门的狄法曹前来暗访,让他无意中发现,是他把此事报了上去的。”
柳倓笑着道,“理解理解,其实王县尉也无他意。不管如何,现在这个玉米种子万分重要,虽贼人暂去,但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再来,因此保护好种子也是我们县衙的职责。三郎放心,我们一定要与你一起保护好这玉米种的。”
一千多名衙役、壮丁,加上蓝溪乡民团五百汉子,虽说没啥武器,都仅是些木枪、大棍、猎弓之类的,可李家庄毕竟是刚规划修整过的,有庄墙,还有绕村的沟渠。
大家依庄墙而守,也不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毕竟之前来的也就一百骑而已。
“多谢柳县令和诸位相助,若无意外,估计贼人是不敢再来的了。事后,某定当如实禀奏朝廷,为诸位请功。”李逍拱手谢过。
“三郎,有兵马来了。”大彪提着两把屠刀,高喊着跑进厅里。
一听此话,厅中众人都有点惊。
“这些杀千刀的还敢再回来?”李逍意外,按理说那个什么于承基要抢就抢了,怎么可能走了之后又来呢?
“我去看看。”
“同往。”柳县令也不含糊,手提着横刀就跟着出去。
庄内,听闻有兵出现,一众民壮早有些慌乱,但还是互相壮胆。有人已经开始指挥着大家分段据守庄墙。
“三郎,你看那边,很大一支队伍。”
庄门已经紧闭,庄墙上架着几架木梯,李逍爬上一架梯子,攀在墙头往远处望去,果见远处田野路上,出现一支人马,骑马步行皆有,但持矛带刀,还打着旗号,起码有二三百人之多。
黄昏时分。
秦岭山麓,蓝溪河边。
李家庄大院边那片拆迁后留下的平阔空地上,一片热闹。晚风吹拂,五百多条乡约堂的汉子们抱着红缨枪在休息聊天,或蹲或坐。
“那伙贼人也真是胆大啊,竟然敢来抢李家大院。”一名皮肤黝黑的庄汉对同村伙伴说道。
“我听说啊,他们可不是为钱财而来的,听说没,咱们三郎可了不得,刚当上了朝廷命官,六品官呢。”
李逍当官的消息还没传开,不少人都很惊讶。怎么的,李三郎突然就当上大官了。
“听说是因为三郎向朝廷献了一样宝贵的粮食,好像叫玉米。种在地里,能长出跟玉粒一样的粮食,跟豆粒一样大,可产量却极高的。一亩地随便产二三石,就是旱地也能产这么多呢,因此才会有贼人闻宝而来,他们不是来抢钱,而是来抢玉米的。”
一人有些激动的向伙伴们说到,这也是他刚才茅房时听到李家庄的人说的,其实这也是李逍有意让家人放出的消息。
“我还听说,现在这玉米种子极少,所以朝廷特建了个玉米监,让李三郎做这六品玉米监试种玉米。听说朝廷划了三块地要种玉米,我们蓝溪就有一块地。等这几块地里玉米收获后,明年就有种子了,到时我们也能有玉米种子可种呢,到时地里亩产大增,不愁饥荒。”
天啊,农人对于粮食庄稼总是天生敏感,听这么一说,大家对这玉米也无比的期待起来。
特别耐旱,岂不是跟黍和粟一样,但粟黍的产量可是极低的,甚至远不如麦的产量,更别说跟稻相比。可麦稻对水的需求更高,并不如黍粟耐旱。还有高粱,既不如麦产量高,也不如粟麦口感好。
现在居然有一种新的作物,既耐旱还产量高,据说还好吃,这岂不是太惊人了。
若家家都种这玉米,那以后岂不是不用担心缺粮了。想想一亩增加个一石,那一家人几十亩地起码能增加几十石啊。一年凭白多出几十石粮来,起码以后家里天天能吃饱饭吧。
“天杀的贼,居然想来抢这么宝贵的玉米种子。”一人恨恨的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