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节以前是太宗时的老人,与房玄龄关系极好,与长孙无忌向来关系不太好,此前李治继位,拜宇文节为侍中、中书门下同三品,是为宰相之一。
现在长孙无忌一心要踢出宇文节,李治本来还并不想否决,可此时却有了另外的想法。
“陛下,宇文节在太宗朝是就是有名的能臣干吏,先帝也曾夸他明辨有吏才,其曾任御史中丞时公正无私,陛下不如罢去其侍中宰相之职,然后让他出任御史台之御史中丞之职。”
从侍中到御史中丞,是贬官。
毕竟侍中这是门下省的长官,中书门下三品衔更是真宰相之衔。
而御史中丞,不过是御史台的主官,负责监察弹劾而已,虽说权责不小,但肯定比不上宰相的。
可从另一方面来讲,李治却发现武氏这个建议非常好,毕竟御史台的职责相当重要,尤其是可以弹劾百官,监督朝政,加之宇文节跟长孙无忌向来关系不好,而且经过这次案子后,两人关系更不可能和好。
李治要是放宇文节一马,宇文节肯定感恩不已,以后在朝中肯定就完全听他这个皇帝的号令了。
李治现在最需要的,偏偏就是能够在朝中有足够威望,又敢跟长孙无忌对顶的大臣。
无疑,武氏现在提出的这个方法,就能够让他收得一员干将。
长孙虽是国舅,虽扶保他继位登基,可是现在李治也有些忌惮这位在朝政上处处说了算的国舅了。
“咦,前面李家庄今日怎如此热闹呢?”李治还在沉思时,旁边的武氏却发现前面不远到了李家庄,而那里今天格外的热闹,人山人海。
“嗯,那个不识抬举的李三,又在搞什么名堂?”李治哼了一声,对李逍的不识抬举,他可是很不爽的。
“陛下何不一起去瞧瞧呢,看看热闹,顺便再去蹭顿饭吃啊。”武氏道。
这么一说,李治倒是想起来,不识抬举的李逍虽然不识抬举,但他家的饭菜却还是真的好吃。
“行,去瞧瞧。”
李治今天依然一身工部员外郎的装扮,绿色圆领袴袍,腰间系条皮带,骑着匹青毛马,身边跟着作男儿装束,一件道袍的武氏。
他们刚从玉濑的山庄出来。
就在刚刚,李治告诉了玉濑他对李恪的处置决定。
因为李恪终于肯认罪,李治难得的网开一面,看着兄弟情面上,也看着玉濑这个他喜欢的妹妹面上,他决定削去李恪的爵位和官职,没收他的庄田钱财,但却免他一条死罪。
本来长孙无忌是已经定了吴王李恪死罪的,要在长安处以腰斩之刑。
而现在,李治决定,免李恪一死,削去官爵,贬为庶民,甚至都没将李治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疆蛮荒去。
“玉濑最近转变挺大的,变的都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武氏骑在白马上,白袍白马,很是英姿飒爽。
李治眼望着前方绿色的田野,“是啊,朕也想不到,她居然会自请出家,以前的玉濑可不是这样的,如今她的眼神都黯淡无光了,毫无从前那种飞扬的样子,看的让人心疼。”
“其实玉濑真想要出家,也没什么。她朝廷的长公主,刚和离,前夫又被诛,如今也是心灰意冷,她愿意,那陛下就为她在这里建一座道观,让她在这里修行就是。她心性转变,或许还是个好事呢。”武氏道。
武氏其实是不太相信玉濑真能习惯出家的生活的,毕竟她自己也是在寺里呆过一段时间的,虽然没几年,但当初太宗去世后,她与其它的妃嫔们按惯例到感业寺出家为尼,那种青灯古佛,每日出斋念经的日子可是相当寂寞难耐的。
以玉濑以前那种飞扬的性子,就算如今性子变了,也不可能真的就呆的下去,毕竟她才二十出头。
不过现在玉濑有这想法,那她这个嫂子也愿意支持,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她跟玉濑的关系还不错。而李治对玉濑的疼爱她也看在眼里,她愿意跟玉濑继续维持好关系,也希望玉濑有时也能替她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
如今的武氏可是最已不满足昭仪这个宫衔,她野心勃勃的早就看上了皇后的宝座,连四妃的位置都无法满足她了。
而她也知道,想做皇后,其实太难了。
朝中第一人的长孙无忌,就不会答应。
“你说朕这次是不是太心软了些?”李治问。
武氏知道皇帝问的是放过李恪的事情,这个决定长孙无忌是坚决反对的,中枢的褚遂良等几名宰相,基本上是跟长孙无忌一条裤子的,他们都是坚决要处死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