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33 热闹的工地

唐朝悍爹 贴身大叔 2285 字 10个月前

“就是,就算三哥不来,咱们也服他,老爷子,您带着老太太还是回去吧,累着您二老,咱还有脸见三哥么?”

“……”

听到众乡邻的劝解,老爷子虎着脸,大声道:“别叽歪整那些没用的,有力气多干些活多好?”

其实老爷子心里已经极度膨胀了,没想到全村的庄户都对他和老太太那么关心,就算当初高升封爵,这些庄户都没此刻热情。

看来免费出资修缮河堤,确实不错……嗯,不对,还亏着一大笔钱呢。

听到周围劳作的庄户,爆发出一阵和善的笑声,老爷子不忘为儿子树立威信,又道:“就算俺孩儿升爵了,俺和孩儿还是下河村的人,下河村修缮河堤这么大的事,孩儿忙营生脱不开身不来,俺老汉可不能不来,这可是咱下河村第一等的大事。”

田氏有文化,听到老爷子的话,知道老爷子的心意,就道:“三哥给咱修缮河堤,这叫‘功在当世,利在千秋’。”

“对、对,三哥这事干得‘功在当世,利在千秋’。”

劳作的庄户纷纷兴奋的附和着田氏的话。

修缮河堤的工地上热火朝天,谁也没来来得急注意,前面的道路上,停着一队车马队伍。

而两个人下了马车,冒着寒风远远的看着忙碌的工地。

这二人正是一身寻常老百姓衣衫的李治和王伏胜。

李治为什么会对坐牢的高升网开一面,其实是高升在大理寺牢房里,巧遇陈硕真那翻表现,让李治有了想法。

群臣对如何安抚江南道百姓、消除陈硕真的洗脑,束手无良策,而高升破除陈硕真的“邪术”,让他心里一动,似乎打开了窍门。

或许这个调皮捣蛋的田舍汉,真有什么办法解决江南道的问题也不一定呢……

魏元忠是工部的官员,本最适合居中调度河堤修缮之事,但只有他和狄仁杰掌握了钢材的淬火工序,为了农具以及工具的铸造,他只能和狄仁杰寸步不离的在工作室里忙碌。

而王孝杰和程处弼二人,负责回火工序。

王孝杰这人是个武夫,寻常天天练武,不仅有把子力气,身体素质也好,回火工序之后按照高升的要求锻造农具,就全由他一人承担。

而程处弼负责将农具送到河堤上,让下河村的庄户们装配木杆。

天寒地冻,开挖冻土,锄头、铲子几乎不行,所以前期锻造的都是钢镐头。

就在四人忙碌的时候,高升亲自挑选了一块粗钢锭,让四人停下手头的工作,他亲自给钢锭做热处理,而后锻造卓筒井的钻头,圆刃锥。

圆刃锥的热处理的淬火工序上,狄仁杰和魏元忠像两个听话的学生,在一旁观看老司机的他亲自操刀。

不时的,高升说些淬火的经验,二人也不时的提些问题,高升都一一解答,让二人受益匪浅。

等到圆刃锥淬火处理完成,又到回火处理,王孝杰和程处弼二人也受益颇多。

王孝杰更是按照高升的要求亲自锻造,口径为十多公分圆刃锥,而且一次成功。

至此,四人全部可以出师,特别是王孝杰,还能顶上一个铁匠用。

当然,农具的要求不高,不论合格不合格都可以使用,总比木制的农具要强。

至于卓筒井需要的蜀地大楠竹,长安城就能采购到,让管家孙有福入城采购就是。

而根据杠杆原理,人力踩踏式的卓筒井,高升也有所改动,改成了牛拉牵动式,而老爷子为耕地,花了两贯多买的那头壮牛,也派上了用场。

郑广也带来了自己的帮手,三个儿子和两个媳妇儿,一起按照高升的图纸要求,在高家的院中做着准备工作和挖掘。

按照高升的要求,高家的院中左右分布两个井。

第一个井,四仗方、一仗深,用平整的大青石砌好,更像个小型池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