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高月早上跟着二人学习四书五经,两个大儒,文化水准那是一等一的高。
可高月是个孩子,需要的是启蒙教育,而且二人对教育儿童一窍不通,教书育人的水平,连上河村村学里的夫子都不如,高月听得云里雾里,学习一吃力,就厌学,乘着二人讨论学问,溜了号。
狄仁杰和魏元忠发现的时候,自然追了出来,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魏元忠经过狄仁杰提醒,咬着牙愤愤道:“如此小人,某去揭发他。”
“且慢。”狄仁杰慌忙拦住他,继续道:“那华服年轻人身旁跟随的中年人,面白无须,右手虎口靠近拇指一段生有老茧,定是常年手握拂尘之故,若某没看错的话,这中年人定是宦官出身,而高悦就藏在华服年轻人身后的长案之下。”
宦官分两种,一种是皇宫中的宦官,另一种是东宫、王府中的宦官。
东宫是不可能了,现在的太子才十岁,这华服年轻人当然不可能是太子,也就是说,这华服年轻人有可能是某位亲王。
不论是狄仁杰和魏元忠,二人都没想到高宗会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县男的家中。
二人吃惊之余,不约而同的冒出疑问,这来访的“王晋”为什么会帮着高悦哄骗他们呢?
……
李治用手指敲敲长案,道:“喂,娃儿,你可以出来了,寻你的二人已经走远了。”
长案下的高月听到这话,这才爬出来,而后朝着李治小大人一般作揖行礼。
一个女娃学男人作揖行礼,这让李治颇为好奇,只听高悦坚定的道:“阿耶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你刚才帮了丫丫,丫丫也要回报你,你说,你有什么要求,丫丫只要能做到的,一定回报你。”
李治有些懵逼,感到自己有些吃不消了。
如果这番话是个成年人说出来,他绝不会吃惊,可他面前的女娃只有四、五岁,居然也学君子“知恩图报”?
这高家怎么什么都奇怪,大人、小孩都有些超脱他的认知……
高升财迷了心窍,也不怀疑王晋的身份。
王晋反过来就是晋王,那是高宗还没册封东宫太子前的封号,可惜高升陷入了敲诈勒索冤大头的怪圈中,完全将李治当成了冤大头。
当然,高升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皇帝老儿会发神经,微服私访他这个下河县男。
“主上,息怒。”王伏胜小声对李治耳语道。
是啊,不该给这唯利是图的混账乱了心神,否则接下来的事情也进行不下去了。
李治神色一凝,问道:“郎君家中还有什么新奇玩意儿,都拿出来,只要合适,某一并买了。”
高升一听,当即大喜,这可是个大客户啊,慌忙道:“郎君等等,某这就去取。”
李治点点头,高升作揖之后,退出前厅。
肥皂哦、香皂是要推销的,“王晋”如此大方,搞不好又得一个批发商。
至于胶泥做的活字印刷,干系太大,他不会傻到在不了解“王晋”的底细前就抛出来合作。
至于炼钢新法,那就更不要想了,这可是皇帝老儿盯上的玩意,就算有人合作,他也不敢乱来。
就在高升离开前厅,去拿肥皂、香皂成品的时候,高月像只猫一样窜进前厅,见到厅里一身便装的李治与王伏胜,先是一怔,而后随意一睹,便奶声奶气的要挟二人:“喂,若是一会儿有人进来,问起你们见没见我,便说没看见,否则今日吃席可没你们的份儿。”
好吧,高月直接当李治、王伏胜二人是来高家蹭饭的。
往常,同村乡邻偶尔会来高家蹭饭,只是二人面生,高悦不认识,也归为过来蹭饭吃之人。
王伏胜正要上前训斥高悦这顽童,见到高月那张精致的小脸,却忽然一怔,又见李治却冲着他摇摇头,王伏胜只能作罢。
没想到高月在前厅转了一圈,直接钻入了长案之下,蹲在里面缩成一团,似乎在躲避什么人。
李治有些好奇,正待发问,却听长案下的高月指着他喊道:“喂,快来帮我把长案的帘子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