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病已偏偏却在内史衙门的文档里见过,而且记下来了。
刘病已道:“十年前,关中漕粮每年不过五十万石,八年前是六十五万石,七年前是七十万石……今年是一百万石!”
刘病已流利的背出这组数据,他坐起身来,一步步逼问道:“朕再问一句,十年之中,漕粮数目翻了一倍,十年之后,长安所需漕粮该是多少?”
“两百万石?”刘病已摇了摇头,语出惊人的道:“五百万石恐怕都不止!”
刘病已曾经计算过,一二十年后,长安一岁需要转运漕粮七百万石!
“渭水能承担每年五百万石的槽船吗?”刘病已看着魏相问道。
“不能……”魏相良久摇了摇头,从嘴里吐出这个答案。
现在的渭河当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一二十年之后,朝廷花费了无数心血,开凿了几百里的槽渠,依然满足不了漕运的需求。
而当魏相嘴里吐出不能这两个字的时候,无数人立即就被震惊了。
既然身为丞相的魏相,都承认如今的渭河不能负担每年五百万石的漕粮,那就是说,十年之后,这关中就要闹粮荒了!?
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大臣激动的道:“陛下有些‘杞人忧天’了吧?当年娄敬拜见高皇帝时就曾说过,以关中之地,足以养关中之民,关中八百里秦川,岁收粟米数以千万石,怎么可能缺粮?”
是啊,怎么会这样呢?关中气候温润,降雨又多,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怎么可能缺粮?
刘病已呵呵一笑:“人!”
“关中之地,自然能养活关中之民,但多了你我,就养不活了!”刘病已不怀好意的道:“这也是先帝命绛候就国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