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过本轮考举的士子,分列为甲乙两榜,朕认为将录取人数,控制在百人左右为妥……”刘病已“直截了当”的道:“凡是能够答对二题者,列为甲榜,甲榜前三者,朕将分别谓之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甲榜其余人等可称为进士,余者列入乙榜,……”
张彭祖、石显二人以疑惑的眼光,问向刘病已:“陛下请恕臣等愚昧,不知这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有何用意?”
“朕知卿等不明其中之意,朕只说一次,卿等听好了!”刘病已笑道:“应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合起来岂不是状元!元为在,眼在下,能中三鼎甲,还怕没有桃花运么!进士一词则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卿等明白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彭祖、石显闻言,心悦诚服的拜道:“陛下‘博学广闻’,臣等唯顿首而已!”,
刘病已环视二人一眼,问道:“以诸卿之见,谁人可得甲榜第一?”
张彭祖跟石显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就有些难以回答了。
七十八名士子之中,有贵族,也有寒门,而且因为成绩几乎相差无几,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你说张三是第一,他认为李四是第一,想要界定清楚,还真的挺有难度!
况且文人们是个什么脾气,谁不知道?平日里为了一点虚名,都能斗个“你死我活”,更何况是这象征着第一次考举的状元荣誉?
不用去想也知道,不管状元郎的名誉,最后“花落谁家”,另外七十七人都不太可能服气!
石显低头思索了一下,向前一步,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洛阳人郑志当为第一!”
“郑志?”刘病已想了想,吩咐道:“将他的卷子拿来!”
“诺!”一旁伺候的石显点点头,立即从七十八份试卷之中,取出一份,递到刘病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