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社稷基石

反之,则是王朝末日,天下即将大乱的征兆。

后世的唐宋明无一例外。就是在大汉皇朝过去两千多年后,所谓的“人类希望”,“自由灯塔帝国”的支柱也是中产阶级。

而长漂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来自于中产阶级。佃农跟奴仆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来的机会读书识字?

至于富豪之家,就不需要长漂了。汉室专门为这些人,设置了一个赀官体制。所谓的赀官,就是捐官,他们可以选择捐钱,来获得一个侍中一类的侍从官身份,进而进入政坛。

所以,长漂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必然是小农自耕民与小地主。

而且,每一个长漂最起码都能读书识字的,在他们中间“出类拔萃“,说是“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也算不夸张。而这自然意味着,他们是小地主自耕农阶级里的精英。

这些人只要回到家乡,凭借着能读书识字,再加上见过世面,懂得天下大势等等这些长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地方的名人。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社稷的基石。但现在却因为长期漂泊在长安,没有晋身的机会,而可能对朝廷产生怨恨……

刘病已曾经在很早之前,就想过科举的种种问题,因此,刘病已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种种细节与方面早已经过无数次推敲。

首先会设置一个初试,先考应考者的识字水平,能默写出任意一篇先贤文章,并能写下一篇自己见解的,就算通过!

这题是语文考试,基本上能默写出一篇先贤文章,并且还能有所阐发的,肯定属于知识分子了。

接下来是复试,会出三道题来考应考者的算术水平,答对者进入下一轮……连个算术都不会的人,刘病已肯定不会要,数学是一切的根基,连数学都不会,要你何用?三道题中第一题,基本会是送分题,可以在《九章算术》中找到类似的内容,第二题是前世小学六年级的一般内容,对这时代的人来说,可就有些难度;至于第三题,刘病已打算采用前世小学奥赛的难度,来黑这些侯选者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