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双方的火药味渐渐消失,此前一直没敢说话的夏侯胜见此状况,觉得是时机提出自己的奇葩方案了。
在随后召开的谥号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长信少府夏侯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皇上陛下生父刘进的最后称号,就是一个字,悼。
韦贤当时就问:“那下面呢?”
夏侯胜笑道:“下面?下面没有了。”
丙吉笑了:“夏侯先生,咱不闹了啊,下面没有了的那叫宦官。”
夏侯胜苦笑道:“什么下面没有了,宦官啊……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对于陛下生父刘进的全部称呼,就一个字,悼。再也不加其余什么称呼了。”
其余人也是政坛的“老油条”,立刻明白了——这也是个没办法中的办法啊!所谓政治手腕的最高境界,就是:既不说对,也不说错,就这么晾到一边,让时间来解决一切问题,时间长了,自然没人再愿意拿它说事儿了。
很明显,夏侯胜玩的就是这种政治太极,就一个“悼”字,既避免让委员会成员以后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也给了当今皇上刘病己面子。于是乎自从《谥法》颁布千百年以来,第一起特例算是为刘进开设了,反正本朝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也不在乎多这一件。
但刘病已马上又提出了要求:“皇考的提案是我不对,我也不再逼大家非要同意我的竟见了,悼就悼吧。不过我希望能够将老爸刘进重新来个风光大葬,以尽尽为人子的孝道。”
皇帝陛下如此合情合理的要求,大家听后一致同意,不过要求改葬以后还是不能叫“陵”,否则还是僭越礼法,最后商议叫“园”,正式的称呼叫“悼园”。
真是个奇怪的说法啊!虽然听起来像国家烈士陵园而不像个正正经经的名字,但有总比没有强,刘病已听后表示同意。委员会的成员们觉得只要不叫“皇考”就成,于是大家一致通过。
至于刘进的老婆、刘病已的生母,夏侯胜则提议叫“悼后”。
韦贤又表示反对了:“这个‘后’字不妥当,不是皇后阶层了么,这样也僭越礼法了?”
夏侯胜坏笑道:“韦老,我说的是‘后’,不是‘皇后’,那词儿可是您说的。‘后’这个字儿有过很多解释,后面啊,后来啊,还有后期的意思呢!”
大家听完他的话后,都被夏侯胜这个“大怪牌”雷得是“里焦外嫩”。这创意果然只有夏侯胜才能想得出来!
刘病已听后也觉得这不算是个好说法啊!然而政治太极的威力就是大,毕竟有人会认为这是“皇后”的意思,至于多少人认为是“皇后”,那可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