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问道:“打猎到底是什么目的?”
韩增笑道:“狩猎有三个目的:一是捕获那些害畜野兽,保护农业生产;二是猎取食物,改善生活;三是增强武备。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人们的智慧和胆量,增强集体应变能力,调教坐骑和鹰犬。”
刘病已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又问道:“那么打猎时要注意什么呢?”
韩增答道:“中国是礼仪之邦,各种打猎活动也有一套礼仪,其中皇帝狩猎礼仪最重,军队狩猎礼仪次之,民间田猎礼仪比较简单。
国家在冬季农闲或重大战备时机,特意举办狩猎或者围猎活动,叫做“覌兵”,
在举行狩猎活动时,聘请文人学士参观,然后写出诗词歌赋文章以记其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代代流传。
有些文学之士在军职(多为幕僚),也写出不少优秀的观猎诗词文章。”
刘病已心里面在想:“这么看来打猎倒是和现代的阅兵仪式有些相似了。
古代没有现在的飞机大炮,最好用的莫非勤学武功,马上练兵。
就拿朕来说,坐上这个至尊之位。
除了享清福,也有忧心事。
时不时的来个动乱四起,自己的宝座坐不安稳,恐怕肩上这颗人头都要不保。
除了在文的方面要强硬,而且在武的方面也要硬。
所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以后不但自己勤奋练功,还要设立武状元。
促进国内习武安国,以武功戡祸乱,这样一文一武便相互支撑着国家的安全。”
韩增显然是爱好打猎的好手,答了刘病已两句后,自己的兴趣也提起来了,便“侃侃而谈”起来了
:“微臣起奏皇上,从猎取目标上分,有虎围、狼围、野猎围、黄羊围、狐狸围、野兔围、野鸡围等。从规模上分,有五段长围、四段长围、三段长围等。从包围方式上分,围猎有合围、放围、轰围、整围、推围、紧围、撤围等。”
刘病已有点惊讶的说道:“打猎有怎么多讲究呵,韩爱聊,请听下去,朕还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