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参奏霍光

一个是新上任的皇帝,除了至尊的身份之外,没有从政经验和政冶势力;

另一个是在朝廷拥有最大影响力,能轻易废立皇帝的人物。

在这歌舞升平的场合,刘病已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严延年将一道政冶难题尖锐地丢到了刘病已面前。

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尴尬起来!跟刚才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厅里一片寂静,上官虹满脸惊恐之色的左顾右盼;

霍光仿佛什么也没听到,只是一脸悠闲而又饶有趣味的看着皇帝;

田延年满脸怒色,手已经按到剑柄上;

丙吉,张安世也是面露紧张之色的看着皇帝。

隔了好一阵子,刘病已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地说道:“朕刚坐上了皇位,还没有什么经验,外朝的事儿问丞相,内朝的事情找大司马大将军,宫中的事情找太皇太后,各位爱卿,这件事就这么处理吧!散了吧”

皇帝这么走了,大家不禁面面相觑。

心里面都在想:别看他年纪不大,这皇帝够精明的,

首先将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的,事情都是你们来做,自己只当仲裁者。

在场的所有人中,霍光对皇帝这样干最满意,毕竟,当官的什么都不怕,就怕认真,一旦调查起来,没有几个人是干干净净的。

霍光原本以为皇帝当时就会处罚,没想到却将这件事儿按下了。皇帝的这种做法确实很聪明啊。

严延年是不是疯了?他明知道霍光是朝堂上的一头巨鳄,随时可以把你吞食连渣都不留,他真把自己的脑袋当身外之物?

对于严延年参奏霍光这件事,历史上也有很多分析。

主要的观点是,严延年针对的是皇帝刘病已,刘病已是平民出身,当时的人等级观念是很严重的,对此颇为看法,

同时,将这样的大难题扔给刘病已,可以看看刘病已究竟怎么样处理?

第二种观点认为,严延年针对的是霍光,同时可以提醒皇帝刘病已,霍光在朝廷中地位太高,是会威胁到皇权的。

严延年参奏霍光,是不是不顾个人安危了?不是,正是因为参奏,霍光更不能将严延年怎么样了?

第三种观点认为,严延年在新皇帝刚刚登基时来这么一下子,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在他看来,霍光废帝这事儿太不地道!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发生了,刘病已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这个政治考验化解掉了。

听说皇帝要丞相审理霍光,很自然的,丞相杨敞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