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我让你闭嘴你是没听见吗?”柴荣忽然瞪大眼睛看着赵匡义,柴荣的性格也并不是太独断,也并没有看不起赵匡义。只是他觉得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孩子根本没有资格与自己谈论兵法。
如果是在酒桌上,赵匡义说什么他也不会生气。但这是在商议国家大事,一个小孩子跑来瞎搅和什么?赵匡义的武功虽然不错,但他也就是跟着赵匡胤一起出去打仗还行,对于兵法与国策,这个小孩子还差了一大截。
赵匡义虽然有些激动,但是看见柴荣这样的反应也不敢再说什么了,毕竟他不傻,只是刚才有些激动而已。他希望柴荣给自己机会把所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柴荣不愿意给这个机会……那就没有办法了。
赵匡胤道:“陛下别生气,小孩子不懂规矩。”
“赵匡义,我知道你很有本事,不过带兵打仗和你平时练武不同,你还是少说话为好,别惹我生气,要不然打你的板子。”柴荣与赵匡胤的私交很好,虽然没有好到把赵匡义当作亲弟弟,但至少把他当作小兄弟,柴荣不会真正的生气,只是想吓唬一下这个小孩子。
赵匡义很无奈,因为自己年龄小,所以被柴荣小瞧了。其实一个人的本事跟年龄没有关系,宗信大师也就是自己这个年龄出道的,那时候他的武功还不如自己,但他在兵法和策略上的造诣确实非凡人所能及。
所以必须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实力之后,别人才会听自己的话。其实上一次的策略就很成功,如果柴荣知道偷袭刘彦贞的策略是赵匡义想出来的话,他也就不会这样阻止赵匡义说话了。
当然,柴荣确实不知道这件事情是赵匡义策划的,因为李谷和李重计早就把功劳给分完了,赵匡义只是帮着哥哥一起带兵偷袭成功而已。
赵匡义很郁闷的看了李谷一眼,李谷也很尴尬,但他绝对不会承认这件事情是自己说谎了。
范质道:“陛下,这样强行攻城死伤必定很大。寿州城虽然重要,但也用不着这么大的牺牲,倒不如听赵匡义小兄弟的话,围城几个月,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轻取岂不是更好?”
范质明白赵匡义的意思,而且知道赵匡义原本是有话语权的,但是被李谷和李重进给吞掉了。赵匡义的策略非常不错,围城不需要消耗什么,只要阻止补给送至寿州便行,到时候城中无粮他们自然会投降。
当然,南唐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寿州被围死,他们一定会发兵来增援,到时候一个个打败这些增援,这样也如同攻城略地,没有区别。况且攻城确实冒险,而且死伤太过惨重,难免引起百姓的不满。
柴荣道:“范相说的有理,不过寿州不是一般的重要,是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只有取得寿州才有攻克南唐的希望。寿州乃是攻打南唐第一战,此一战必须要赢的漂漂亮亮,这样才能给南唐一个下马威。更何况冬季一过,春耕将至,春耕一到士兵心系家中良田士气大跌,我们必须要趁着春耕之前夺取寿州,只要在寿州建立防御,便能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