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赡守住了寿州,但他非常清楚这只是第一波进攻,这些人之所以离开并不是因为久攻不下,而是因为援军赶到。如果没有援军,或者大周军队足够多,根本不怕一点点援军的话,他们还会继续围城。
很快,刘彦贞与副将咸师朗也赶到了寿州。大部队也基本赶到,只是后援补给还需要一些时间,一行人站在城墙垛口之上,看着远去的一些尘土,此时已经看不到周军的身影了,只是距离还不算很远。
李谷把时间掐得很准,也正是刘彦贞赶到之前他才刚刚完成撤离任务。
“刘将军,听说大周已经撤军了,为何还固守城门不趁胜追击?”刘彦贞来到刘仁赡的身边,看见大周退兵自己心里也挺高兴,但总不能让他独占所有的功劳吧,自己必须要显得强势一点,否则此次出征毫无意义。
刘仁赡道:“大周退兵是好迹象,这都多亏刘太尉出兵来援,将周军吓走。想必周军也是早闻刘太尉威名,得知太尉至此所以早早退兵,否则寿州还要受围城之苦。”
听到这话刘彦贞心里舒服多了,刘仁赡还是很会说话的,只是说话语气平衡,而且节奏极慢,像是一句话要思索老半天的样子。不过刘彦贞也知道他就是这个慢脾气,哪怕周军攻破寿州城门,他也是慢悠悠的一点也不着急。
这世上单有这些慢性子,普通人跟他说话都会着急,遇上一个急性子两人非得打起来不可。
刘彦贞就是这种急性子,虽然知道刘仁赡原本就是这种慢性子并没有针对谁,但听到他这种语气和速度就感觉心里来气。赶路这么久,原本心里就着急,遇上这么一个慢性子……真想打他一顿。
“咱俩都姓刘,怎么性格差距这么大?你这个慢性子……早该改了。当年本官驻守寿州,他们谁敢来犯?就是欺负你这个慢性子,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看准你没胆子去追。”
刘仁赡道:“大人教训的是,下官一定改,一定改。”
就这几个字,周围的人等了半天刘仁赡才说完。虽然嘴里说一定改,但是看得出来,他这种性格是很难改的了。
当年刘彦贞也曾当过寿州守将,但那时候中原内乱自顾不暇,哪有余力进攻强大的南唐?不过那时候南唐也是连年征战,所以也没有心思攻打中原地界。寿州自然常年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