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你有这份心,那么你真的愿意与宗信决裂?全力帮助朕平定天下?”
赵匡胤点头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柴荣道:“朕准备与北汉一战之后,便着手对付宗信之事。只是宗信武功高强,以宗信的武功就算他直接冲进大殿暗杀朕,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他……所以朕希望你能接替驸马张永德之职,成为殿前都虞侯,时刻保护朕的安全,至少要保证身边的人不能伤到我。就像刚才亲自接见宋延之时,其实朕的心里非常害怕,但凡宋延有丝毫不忠,他便能偷袭成功。所以朕身边必须要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大臣,否则以后连见一个人都不敢。”
赵匡胤立刻跪地叩头道:“谢陛下厚爱,臣一定拼尽全力护陛下周全。”
“嗯~~”柴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道:“还有一件事,北汉再次联合契丹大军压境,我们要赶紧发兵增援魏州、潞州、泽州、磁州等地。”
“陛下英明,刘崇这一次不会再笨到强攻魏州,毕竟有宋延守卫想要强攻魏州不易。所以刘崇会转攻潞州或是泽州。”赵匡胤道:“那陛下准备发多少兵马抵抗北汉契丹联军?”
“最多只能出三万人马,加上魏州宋阀的两万人马,应该有五万人。”柴荣惭愧道:“不过北汉与契丹联军数量庞大,应有7、8万之众,其中两万契丹步兵,一万契丹铁骑。4至5万北汉步兵、骑兵以及弓箭手。这个数量确实庞大,如果可以的话,朕也希望可以多派出一些兵力增援,只是先帝削减了全国兵力,也分散了自己的兵权,如今可以动用的只有3万人马而已。”
赵匡胤点头道:“先帝征战之时,陛下常伴身边,以陛下所见应该如何应对?”
“朕以为御驾亲征是个好办法,鼓舞士兵,也能亲自指挥战斗。临场应变远比朕在此纸上谈兵有效的多。更何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士气对战争的走向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御驾亲征是最好的选择。”
赵匡胤道:“刘崇自上次惨败之后,士气低落,势力缩小,纵然几万军队也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更何况自上次让刘崇逃走之时,吓得魂飞魄散,他必定不敢亲征,陛下没有必要在过认真。更何况如今陛下新帝登基,只怕人心动摇,不宜亲征。”
“此言差矣,刘崇庆幸我国有大丧,轻视朕年轻新近即位,颇有吞并天下之心,这次必定亲自前来,朕不可不去。”
“陛下英明,那就让臣等先行一步,处理善后陛下再亲生也不迟。”
柴荣点了点头,赵匡胤还是很不错的嘛。既然升了他的官,而且他的武功极好,只是见识稍差一点。往后一定要多亲多近,毕竟他是打败宗信唯一的武器,虽然赵匡胤没有宗信那般厉害,但相差应该不会太大。
“以你所秦,明日朝事过后,立刻点齐兵将出征不得有误。”
“遵旨。”
“退下吧。”
“微臣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