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两位爱卿皆为栋梁之材,攻陷潼关之后必定论功行赏。”
“谢陛下。”x2
慕容延钊和曹芸对视一眼,都用眼神告诉对方自己的鄙视之情。同样也在想刘承祐竟然信了……
慕容延钊确实技高一筹,郭威造反本为事实,但刘承祐并不知情,如今让刘承祐故意编谎话说郭威造反,等日后有人向他禀报此事,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造的谣,根本不信……
曹彬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这几个人非常奇怪。曹彬更年轻,更是血气方刚,在他眼里其实根本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在这里杀掉刘承祐不是更好吗?两父子原本就是郭威的亲戚,心里当然向着郭威,杀刘承祐也在情理之中。慕容延钊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向郭威投诚,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刘承祐?还搞出这么多事来?
曹芸和慕容延钊并非不想杀刘承祐,而是不能,更何况就算杀了刘承祐对自己是完全没有好处。除非刘承祐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否则他们绝不会向他动手。
如今郭威造反,但名义依然是‘清君侧’不是明着造反,如果曹彬或是慕容延钊杀了刘承祐,郭威就会杀了这个人替刘承祐报仇,然后自己顺理成章的登基称帝。
只要刘承祐还没有兵败,现在杀他名不正,言不顺。弑君这个罪名他们担当不起,即便郭威也保不住弑君者。这里毕竟是军营,而且是大汉的军营,谁敢在这里杀大汉的主君?他们还没这么笨。
况且刘承祐体内还有一股赤帝真元,赤帝真元是好东西,但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只要被人得知体内有一股赤帝真元,很快就会被追杀,况且一股赤帝真元帮助不大,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敢杀刘承祐。
不过他们都很想得到刘承祐体内那一股赤帝真元,只有等刘承祐兵败,一个人逃亡的时候趁机杀了他。只有这样才能杀人灭口,不被任何人知道,否则杀了刘承祐自己同样是死路一条。
等刘承祐离开之后,慕容延钊道:“曹芸你也太缺德了吧,攻城这种事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让陛下先用五千人马攻城,分明是让这些人送死。”
“送死不假,无可奈何。刘承祐听不进去,你说咱们怎么办?”曹芸道:“潼关坚固强攻难以取胜,如果刘承祐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会知道潼关到底有多坚固?刘承祐应该也没这么傻,看见无法攻破潼关之后自然会退兵,不会有太大损失。”
慕容延钊道:“但愿如此吧,你最好别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士兵都是我从河中带来的,他们都是我的子弟兵。虽然我们两边都不想得罪,但我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刘承祐把这几万人用来验证自己的眼见为识。”
慕容延钊知道刘承祐就是这个性格,不管他和曹芸怎么劝他都没用,他一定要攻一次城,亲眼看一看潼关有多坚不可摧。单凭嘴说根本没用,刘承祐就是这样不信任其它人,哪怕手里的大将。
其实也有一些个人因素,刘承祐也是担心慕容延钊忌惮郭威日后报复所以不敢进攻,所以慕容延钊说的话不可信任。毕竟是八万对三万,哪有不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