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课衙门的人来说,似乎眼下近乎恐怖的气氛与他们关系不大:衙门口依旧可以随意进出,灶户们依旧在制盐,一旁还有盐课衙门的衙役维持,中间更能吃上两顿相当不错的饭菜,日子简直好的不行。
哨卡太多,大家不必随意走动,晚上也就在盐井前临时搭建的住处歇了,仲大人格外开恩:晚上可以喝酒解解乏,只是不能过量,但同样少不了相当不错的下酒菜——酱肉、咸菜,还有青瓜。
灶户们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这段时日以来,所有灶户的额外补发相当于苦力三辈的工钱,直到云南境内所有哨卡取消为之。
有仲大人在,简直就是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外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竟然还有这么一出‘世外桃源’?
若是世外桃源真的是这个世界大部分的存在,他们宁愿永远活在这个世界:外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就让他见鬼去吧,爱怎怎地。
要说最闲的,还是盐课衙门的提举仲大人,这几乎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眼里的。
“仲大人早啊,今天来点什么?”。
这是仲逸的常态,自从那日卫缨来过盐课衙门,他从知府衙门向姜飞越借过兵后,这位仲大人每天就在盐课里呆着,要么就是到门外的小摊前,顺便买些杂七杂八的小吃。
“还是老三样:鸭血汤、芝麻烧饼,外加一份开胃小菜”,仲逸还是将银子放到桌上:“不要再推辞了,就当再提前支付一个月的了”。
那小摊主们毫不犹豫的拒绝:“仲大人,若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是这辈子也还不了你的账了,这次真的就不收了”。
总在这个时候,往往街上的人总会问他一句:“仲大人,城外的官兵到底什么时候离去?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进出自如?外边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每逢这个时候,仲逸总会笑着对人群说上一句:“本官就是一个小小的盐课提举,外边那些事儿咱也管不了不是?还是那句话:本官只管好好出盐,你们好好摆摊,多赚点银子给女人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众人连连点头,即便没有得到仲大人的答复,但心里却不由的态踏实了许多:人家仲大人都不慌不忙的,我们着什么急呢?
听说仲大人之前还曾北上抵御鞑靼,南下剿灭倭寇,个个都是打胜仗,一旦城中发生意外,这位昔日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岂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