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家一起来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253 字 10个月前

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退后几步,示意仲逸上台而去,并将程默也一起‘请了’上来。

一个小小的观察:但凡对仲大人敬畏之人,对他这个跟班程默也都不错。

“兄弟叔伯们,我们仲大人今日请大家过来,只为两件事儿”。

四周安静下来,程默也就开始说话:“这不是冬季已至嘛,考虑到大家生计不易,取暖加衣、置办年货,仲大人决定:每人赏银二两”。

台下先是一阵沉默,之后便开始沸腾、欢呼。

好消息来的太突然,还得要适应一下才行:仲大人的话,从来都很快兑现,这就是结果。

程默对此似乎早有准备,等一会后,他才上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此外,仲大人说了:优等灶户,还有年事既高者,可额外得赏银二两,我这里有详细的名单,之后会向大伙儿公布”。

说着,一旁的蔡一书向桌上一叠厚厚的文书上拍了拍。

在人群中,有几名老者缓缓向前走来,前排的林大团急忙上前将他们搀扶,库大使肖大可干脆命人搬来几把椅子。

‘仲大人,你真是我们灶户的大救星、大恩人啊,我们五井盐矿有仲大人这样的提举,真是老天睁眼了’。

几名老者已哽咽,几人商量着,齐刷刷向仲逸下跪,嘴里还在说着类似的感激之语。

还是一旁的程默和肖大可反应快,仲逸来到他们面前时,众人已将这些人搀扶起来,回到了早已摆放好的木椅之上。

老者的们的心思是淳朴的,发自肺腑那种,这一点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尤其后面其他灶户,不少人早已开始默默抹泪。

如今的场面越是感人,背后的辛酸越难以言明,谁又能知晓他们之前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仲逸再次回到台上,吩咐程默道:“赏银照名单就发,开始说第二项吧……”。

…………

午后的天气有些干冷,相比往常,街上行人少了许多,大多数家户院门紧闭,人们宁愿呆在屋中说笑或小酌片刻,也不愿上街而去。

与之不同的是,盐课提举司的大院中,却是那么的热闹、暖暖的感觉。

在台上的,已不是仲逸、姜军、蔡一书等有品阶的‘大人’,而是像林大团这样的灶户。

“下一个,林大团”。

一位老者下去后,程默便向一位中年男子起哄道:“肖大可,你可不许帮他啊”。

肖大可双手连连摇摆:“仲大人问的是制盐,我怎么会知道?”。

台下前排,摆着几张木椅,仲逸等再次落座,看着台上众人的‘表演’,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

作为这些灶户们的代表,林大团做事肯下苦,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在大伙儿间的威望颇高,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仲大人,各位大人,小的林大可,是咱们这儿的灶户,有幸得仲大人邀请,来盐课提举司衙门,就……”。

林大团本是不紧张的,他与这些人都算是很熟悉了,但当站在这个台上时,还是有一股不小的热流涌来。

程默与肖大可相视一眼,向台上喊了一句:“就什么就?有什么说什么呗,这不是考科举,没有那么严格的……”。

林大团点点头,而后几次张嘴,却还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库大使肖大可转过身去,微微向身后的人群示意,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根据仲逸的提议,灶户们推选十名代表,皆为制盐手艺好、品行端正,亦能吃苦能干、奉公守法者,每人上去说一些关于盐课、盐务的事儿。

话题不限、时间不限,只要与盐有关的都可以,这十人皆是人群中德高望重的佼佼者,身为灶户们的壮年代表。

“诸位大人,在下想说的是我们五井盐矿的产盐数量……到底该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