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城,真的要成一片黄沙下的城池了……
“怎么回事?”。
黄沙城,一名鞑靼军士经过一番探查,确定自己没有看错,这才向铁吉台禀道。
铁吉台并未言语,他用手做挡风状,脸上几乎也好狰狞。
之前,黄沙城往北十余里处的那片胡杨林前的空地中,再也不见仲逸所率领的五千之余的兵马,取而代之的是光秃秃的一片狼藉,还有才被挖开的一道道的新土沟。
不用说,黄沙城中的兵力再次得以补充,全部进了城。
之前他的估算:只有三千人马,如今至少在七千左右。
与此同时,南北城墙的防守,自然今非昔比。
铁吉台带兵从北而下,林宗武自然会想到从北城门防守,而之前仲逸另辟蹊径:不打南门反而打北门,这一招他们同样会想到铁吉天会用。
若无意外,南北城门将士林宗武在黄沙城的最强部署,知己知彼,大致就是如此。
至于东西城门,因黄沙城的建筑缘故,这两个城门十分狭小,厚厚的城墙取代了城门,城墙上的火炮虽然没有南北城门多,但建筑严密,可谓易守难攻。
别的不说,仅是破了城门,敌军快速进入城门就无法做到:城门太过狭小,势必会影响进军速度。
如同凌云子当初所说:“谋者所为,在阴谋和阴谋间,无须犹豫,自然要选择阳谋;在全局和一域之间,无须犹豫,自然要选择全局;在可有可无和可无可有之间,并非一种方法应对时,才是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
这一点,想必一向以号称‘能文能武、行为怪异’的铁吉台来说,多少还是懂一点。
“将军,我们当如何部署,从那个城门开始攻城?”。
说话的是一名鞑靼将领,他自认为还是铁吉台的心腹,也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想立功什么的。
之前两万的兵马,被仲逸灭掉五千之后,再剩余一万五千之余,后来鞑靼大汗在增兵七千,总共两万两千之余的兵力。
铁吉台命两千兵马留守大营,自己实际的兵力还是之前的两万之余。
“派人前去探查、探查知道吗?”。
铁吉台忿忿道:“探查清楚点,本将才能做出决定”。
末了,他再次向左右说道:“快,叫那帮守胡杨林的兔崽子来见老子”。
言毕,一个翻身,铁吉台轻轻从马背上下来。还确实是能文能武,相比魏申,确实强多了……
“启禀将军,大明的监军率领五千之余的兵马正在这里挖坑,后来不知何故,他们突然离去,全部进了黄沙城”。
说话的是一名鞑靼将领,他接到铁吉台的命令“尽快撤出胡杨林,在林外候命,同时停止所有挖坑准备,所有人全部撤出胡杨林”。
这道军令不难理解:一旦仲逸挖出地面之下那条暗道,他势必会命人攻打不远处的那片胡杨林,精辟那一千左右的兵力,显然是无法阻挡仲逸五千人马的。
而一旦挖暗道的计划被仲逸得知,之前所有的计划都再无意义,这条暗道自然也就没有继续挖下去的必要。
故此,之前在胡杨林中潜伏那一千余人,在接到命令后,全部撤出,在更向北的位置原地待命,等待铁吉台的大军到来。
胡杨林中的那条暗道,就这样被生生的停工了,也不知他们挖了多久?有多深?
可怜了这些汗流浃背的军士们。
“将军,末将属下的弟兄们,因为之前挖坑太过劳累,不少人已经手中磨出血泡,腿都站不直了,待会儿要是攻城的话,恐怕……”。
那名将领怯怯道:“请将军准许,让我们做后军,体力稍稍恢复后,再上前去”。
此言看似一番无奈,却令铁吉台心中暗暗一惊。
‘咯噔……’,心中真是一个颤动:这种情况绝非他们这一千之人,不少人都是类似的‘磨出血泡、腿脚都站不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