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脱木将军,想从‘副将’升为‘将军’吗?听一句劝:不要来东沙城搭救阿帖木尔,他不在,黄沙城的守城将军就是你了;也不要搭救魏申,他一向与阿帖木尔走的近”。
那名亲随一字一句念道,不时的看看一旁阿里脱木的反应,生怕冷不防就是个耳光,或者他会将书信一把躲过去,撕的粉碎。
“再读一遍,没听清楚……”,阿里脱木竟然没有生气。
“阿里脱木将军,想从‘副将’升为‘将军’吗?听一句劝:不要来东沙城搭救……”。
亲随再次读了起来,不到一半,阿里脱木再也忍不住了,顺势将信夺过去,撕成碎片。
此时此刻的心情,简直就是暴跳如雷,看看脸上直冒的青筋……
“你先退下吧,此事,不要向任何人提起……”。
良久之后,阿里脱木向那名亲随吩咐道:“此外,你再到城中各处走走、看看,小街小巷的,大家都是怎了议论的?军心之外,还得要看民心啊……”。
果真有几分守城将军的模样,亲随离去之后,阿里脱木再次回到沙盘地图前,开始细细看着黄沙城里里外外的地形。
“到底是守城呢?还是攻城?若粮草不够了,新的供给,何时能到?林宗武那边,会不会增兵?”。
阿里脱木连连自问:“谁能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做?”。
看来,无论文臣、武将,还是个技术活,没点真本事,还真拿不下来。此外,还是个经验活,之前若是没有亲临参与过一场战事,是很难指挥有方的。
“报……”,门外一声喊声,将阿里脱木从思绪中带出来。
“将军,城门外发现这样一封书信,大家看完后,都议论纷纷,不知当如何是好,请大人定夺”。
说着,前来禀报的军士将一封书信递到阿里脱木手中。
“阿里脱木将军,想从‘副将’升为‘将军’吗?听一句劝:不要来东沙城搭救……”。
“出去,都给老子滚出去……”,才看一句,阿里脱木立刻怒不可遏,气急败坏将桌上的东西摔得粉碎。
简直是祸乱军心,这城,还怎么守?
“黄沙城守将们,难道你们都是缩头乌龟吗?倒是伸出来一个试试?紧紧缩在那个小壳壳里,露个头啊……”。
黄沙城城门外,一名大明小将领带着两个随从,仅仅三人三骑的‘队伍’,就敢开始骂阵。
城墙之上,同样部署了火炮台、箭楼,还有不少弓箭在身的军士,但他们既不敢开炮,也不敢放箭。
底下‘骂阵’的人说了:是阿帖木儿尔、魏申有东西给守城副将,谁敢轻举妄动?
大明小将领大声说道:“上面的人听着:本官奉林将军之命,给你们管事的捎句话:阿帖木尔和魏申如今就被关押在东沙城,不日将押往京城,你们不要节外生枝”。
末了,他笑道:“本官奉劝你们一句:谁也不要动多余的心思打算救人,东沙城的防守……,就是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接信”,大喊一声,一名大明军士向城墙上射一箭,一个小信封瞬间钉在墙上。
“好自为之,乖乖呆在黄沙城中……”。
说完这句,大明的三人三骑便扬长而去,仿若无人一般。
黄沙城上,鞑靼将士一脸的气愤加无奈:阿帖木尔和魏申作为‘人质’,被困在林宗武手中,他们自然不敢为难大明的信使了。
“将军,请您下令攻打东沙城,誓死救出阿帖木尔将军和魏大人”。
一名鞑靼将领向守城副将阿里脱木禀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口气,弟兄们真的咽不下,太他码窝囊了……’。
“是啊将军,林宗武的兵力总共才两万多,经历过刚刚结束的西沙、东沙城之战后,他们所剩的兵力,或许还不如我们多呢。
我们一万五千之余的兵力,还惧他们吗?”。
“对,末将也赞同:此时,林宗武控制的东沙城内,所有人一定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突袭。
同时,战事结束之后,他们本应休整一番,而我们就要出其不意,令他们防不胜防……”。
不知谁先说了这么一句,其他人便立刻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开始‘出谋划策’。
黄沙城中所谓群龙无首,眼下,副将阿里脱木临时‘主持守城大局’,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原地不动守城尚可,若是再要调兵遣将出城,就需要斟酌斟酌了。
黄沙镇,之前八万多的兵力,如今只剩一万五千多,而且还丢掉了西沙、东沙两座城池,何其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