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最后的备战(中)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813 字 10个月前

林宗武指着桌上的羊排,不由的笑道:“我替你打了一份饭菜,否则,你家娘子又说我对这个师弟关心不够”。

半点胃口提不起,仲逸饮了一晚清水,立刻追问道:“是不是倭贼那边有动静了?”。

仲姝将装着望远镜的布袋挪了挪,一脸的轻松:“有这个东西,再加上本人的轻功,应该不会错”。

末了,她加了一句:“当然,说起轻功,我是远不及夫君的,不过趁着夜色、小船,总算是完成任务了”。

说说看,怎么回事?仲逸立刻凑上前来。

这时,一旁的林宗武却制止道:“师弟啊,你不知‘食不语’吗?师妹就不语了,还是我来吧”。

林宗武放下碗筷,一字一句道:“倭贼主力已向福建一带驶来,只是他们有意放慢速度,看样子是要晚上登岸了,目前而言,还不在正常视线范围内”。

末了,他特意说道:“俞将军与戚将军已知晓此事,能准备的,现在就开始准备了”。

仲逸心中一热,那是一种紧张中掺加着刺激、祈盼的感觉。

为这一刻,等了好久。

“还正常视线范围,夜色中,几乎要登岸才能看到”。

仲逸这才缓缓坐了下来,他心中再明白不过:倭贼之所以刻意放慢速度,除等待夜色以便于行动外,还有一点,尚待核实。

此事,不是别的,正是那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真真切切存在的------通倭之人。

“你那边怎么样了?那可是一批相当不错的火炮啊”。

仲逸从师兄手中接过筷子,不由的叮嘱了一句:“我的千户师兄大人,英勇千户所这次责任重大啊”。

林宗武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放心吧,军中一柄利刃……”。

看到桌上的酒壶,而师兄却只饮了一杯,仲逸知道,这正是计划的开始。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喊声。

“各位将士们听好了,奉俞将军之命,从即日起,除重要关口炮台外,巡视的将士减少一半,换防下来的,可以饮酒,但不能过量,可以外出军营,但不能超过十里,明日,附近的军士可以回家探亲”。

这话说的,就差一点要挑明:戚家军去了浙江,福建暂时没有倭患了。

这段时间备战,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也该松口气了。

仲逸望着仲姝,不由的再次叮嘱了一句:‘娘子,今晚,不管外边发生什么,你都不能离开大营’。

仲姝微微点点头,还未说话,却被一旁的师兄抢先道:“放心,我派十名高手留下,师妹就在我千户所的驻地”。

好,如此甚好……

出了福州城,仲逸与程默策马扬鞭,直奔凤凰山一带。

此刻,陶朔已在凤凰山附近的东桥头候着,还有一件更为重要之事……

午后的阳光静静洒在山野道路中,还算安静的山道,只因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后,林中的飞鸟便瞬间腾空而起。

看到只是两人两骑后,鸟儿不由的放缓了拍打的翅膀,懒懒的落在了枝头上。

…………

“见过仲大人,是林千户派在下前来,有要事禀报”。

来到东桥头后,仲逸才发现,候在那里的,不止陶朔一人,还有英勇千户所的一名总旗。

示意程默与陶朔回避,那名总旗向仲逸低声说道:“如今,戚将军正命麾下将士们准备向浙江进军,为免动静太大,傍晚出发”。

仲逸微微点点头:“嗯,此事在意料之中,军中其他将士反应如何?”。

那名总旗直言道:“浙江驻军前来禀报战况时,大部分人皆已知晓,如今戚将军说回浙江援助或备战,也在情理之中,将士们反应颇为正常”。

“不过……”,他略加思索道:“只是如此一来,福建的驻军便觉的短期之内,倭贼不会在这一带登岸,这种说法也很多”。

如此一说,仲逸却笑道:“好,回去告诉你们千户大人,就说此事我已知晓”。

英勇千户所的人自然不会知道,他们林千户与这位仲侍读是何关系,不过从南下以后,仅是正常来往,仲逸时常去千户所。

能看的出来,他们二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仲大人,若戚将军他们刚到浙江,或快到之时,倭贼在福建登岸,他们如何能返回来?”。

那名总旗还是向仲逸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即便能返回来,将士们连夜奔波,疲惫不堪,如何应战?”。

仲逸依旧笑道:“戚将军不在,不是还有英勇千户所吗?”。

呵呵,那名总旗微微一愣,而后勉强笑道:“仲大人相信我们英勇千户所,我们自然不会让大家失望”。

噔噔噔,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那名总旗立刻回了军营。

陶朔、程默,也就走了过来。

“仲大人,还有必要去看吗?”。

陶朔指着远处的南湖,信心满满道:“我都看三遍了,附近的水源都打通了,现在的水库简直大的不得了,大的吓人”。

盯着远处的群山,仲逸思虑良久,最后才问了一句:“此事,不会有别人知晓吧?”。

陶朔脱口而出:“没有,绝对没有,修过桥后,附近每个村子都有几十个军士巡视,谁也出不去”。

对此,陶朔颇为满意:“多亏仲大人吩咐过,不然我也出不去,更不用说,还能见到那些锦衣卫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