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773 字 10个月前

……

“师父,我承认:我的腿抖得走不动了”。

良久之后,二人终于到了另外一个洞口。

同样是在山腰,不过,这里却安全了许多:洞口只是一些杂草,一个小小的土崖而已。

“不要抖了,就这还想学神行太保?”。

仲逸来到地面,望着远处,细细打量着两个洞口之间的距离。

简直,太神奇了。

“快过来,说说看,这洞口是从哪里穿过来的?”,仲逸再次暗暗惊道:这距离,确实够远的。

陶朔立刻凑上前来,一手挡在额头,左顾右盼,如同西游路上的孙悟空。

“师父,我知道啦,咱们是从水库底下穿过来的”。

陶朔再次查看一番,确定无疑:“没错,是从底下穿过来的,简直太神奇了”。

他口中所说的这个水库,实则是一个湖,只是下游出口较窄,中间又有山流溪水汇入,聚起这么大一片湖水,也不是什么难事。

解释了半天,陶朔自己也纳闷了:“师父,你是翰林院的,学问大,说说看,是什么人挖了这么一条地洞,又为什么要挖呢?”。

仲逸似笑非笑道:‘你自己看看,洞中石块、土块,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了,或是唐宋,或是秦汉之时,就有了,甚至更早’。

咳咳,他略略顿顿神:至于为何要挖洞嘛,或是因避猛兽,或是因闹匪患,也或是为打仗……

总之,之前,这里发生什么,又如何能知晓?

……

“你的腿,还抖不抖了?”,良久之后,仲逸确定自己查看完毕,便想着要回去。

“不抖了”,陶朔拍拍大腿,争取做到‘不抖’,否则,如何学神行太保?

“若此刻再从山洞穿回去,时间怕是来不及了”。

仲逸指着远处细雨蒙蒙的凤凰山,冲陶朔笑笑:“咱们,飞回去,如何?”。

陶朔一脸惊喜:“那是最好不过了,从此处到凤凰山脚下,简直就是高空而下,如同巨鹰落地,太不可思议了……”。

仲逸摇摇头:“不,不是到山脚下,而是山顶……”。

陶朔简直要哭了:“师父,你……,你就是神行太保……”。

午后的天空再次飘起小雨,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呼吸的山水,如同一幅幅的画面,美的淳朴、美的自然。

这样的天气,山野间无人下地劳作,猎户们也不会选择此时狩猎,地面湿滑,时阴时雨,正是在家悠闲的好日子。

山腰中,小四、王小旗等人正懒懒的坐在那里,这点小雨对他们而言,算不的什么,有参天大树相护,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因陶朔提前叮嘱过,程默便使劲劝说众人:“只要我们在原地等,仲大人一定会返回来,过了山腰,便没有直通山顶的路,若大家去找,反而可能错过”。

王小旗沉默不语,林宗武给他命令是保护仲大人,方才的狼群退去后,该收拾的已收拾的差不多,想必不会再有野狼来袭

但其他猛兽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眼下担心也没有用。

此刻,这位千户所的小旗,正在反思:方才自己射死为首的那只‘头狼’,结果引来第二批狼群,反过来,若不招惹它们呢?

事已至此,所有人都寄希望于陶朔:他熟悉这里的地形,又有穿山越岭的经验,应该不会出乱子。

当然,事实上,往往好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的。

保不住,这位穿山越岭的‘高手’,还要仲逸这个翰林院侍读来保护他呢?

…………

“仲大哥……,你??……能不能告诉我?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凤凰山,悬崖中下处,一个黑黑的石洞口,陶朔用了平生最大的脑动力,思考起来:“是不是,幻觉?”。

掏出水袋,一通猛喝,陶朔将自己的左臂掐出几道红红的血印,总算是能说话了。

“不是幻觉,若不是我救你,这么高的悬崖,摔下去的话,那才是——没了知觉”。

仲逸正忙着打量洞口地形,不由的催促道:‘不要幻觉了,快起来,帮我看看,这洞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朔那里能听的进去这些?他不由的将头探出洞口,再次从上而下打量起来,目测这惊人的高度。

突然,他猛地转过身,双膝跪地:“仲大人,我知道了,定是我的虔诚感动了神行太保,今日他显灵了,你就收了我吧?”。

什么情况?

仲逸有些愕然道:“你看错了,本人是翰林院的侍读,要拜神行太保,你找错地儿了”。

陶朔却不依不饶:‘你……,就是神行太保转世,我便是神行太保的弟子,若你不收我,我就……’。

这小子,简直冷静不下来,说话间,就要从洞口跳下去:“不收我,我就跳下去”。

这也难怪,之前大战狼群时,王小旗只是不到十米的高度,一个腾空而起,陶朔竟用‘出神入化’来形容,立刻跪地拜师。

如今,从这么高的悬崖而下,发现洞口,竟能轻松落入。

此刻,陶朔觉得‘出神入化’用的过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