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学士?

大明略 南宫草堂 4195 字 10个月前

咳咳,什么东西,这么难喝?

仲逸舔舔嘴唇,不由的抿了一口,又一口……

“啊呀呀,还说呢?都喝完了”。

唐小丫连连摇头。

“那你说说,我一天讲课能赚五百块,也就是说可以买一百多瓶叫可乐的东西,两天就可以买一套衣服”。

仲逸继续盘算着:“十天就可以买一个手机,是不是?”。

一听这话,唐小丫立刻急了:你不是说,赚的钱都给我吗?

仲逸不慌不忙道:“那你说,这五百块钱,按照我大明的算法,算多少银子?”。

多少银子?唐小丫立刻低头翻手机,‘唰唰’的。

“一两银子左右吧,大约,大约是这样吧”。

唐小丫笑道:“敢问这位仲大人,你在大明有多少银子啊?”。

五百块,才一两银子?

那怕是大约,再大约,有误差,也知道大体范围了。

离开京城时,老姜头将这段时间当铺的红利,托小地瓜送来,当时,小地瓜正忙着帮穆一虹收拾院子,顺便就把银票给了仲逸。

大约是两千多两。

“小丫,按照你们的算法,我带了一千多两银子,就是你们的几十多万块,我都给你,你尽快给我买手机和史书吧”。

有若一当铺和袁若筠的支持,仲逸一向出手大方,但毕竟还有二十多天的日子,就先拿出一千两吧。

一千两?几十万块钱?

唐小丫简直要笑出眼泪了:“在哪里?咱们快去找吧?”。

“这个简单,我现在就可以给你”。

说着仲逸从随身的小包中取出一张银票。

这个小包还是唐表姐给他的,昨晚在理发店换过衣服后,仲逸将自己的随身物品,全部装到包里。

无论到哪,都带着它。

“愣着干嘛?拿着啊,你去钱庄兑换,立马取银”。

仲逸见唐小丫一脸的迷茫,还催促起来。

“这位仲大人,问你一下,你是80还是90……”。

唐小丫犹豫一下,却一脸微笑:“您,今年贵庚啊?”。

哦,我二十三岁。

“本姑娘二十二岁,那我的叫你一声:仲大人大哥了?”。

依旧一脸笑意,唐小丫心里却快要哭了:“哥,咱不闹,好不好?你拿这张纸,就敢说给我几十万块钱?”。

仲逸这才反应过来:这张银票,在这里取不出银子。

“那现银呢?我还拿了二十两现银”。

说着,仲逸从小包里取出银子,放到石桌上。

多云转晴,唐小丫立刻抓起眼前的银子。

金银首饰,玉器水晶,小配饰,正是她网店经营的。尽管大多是仿的,但她学过辨别方法,自然也能认得真假。

眼前这白花花的银子,绝对货真价实。

“走吧,南街有条古玩街,还有典当行,咱们先把这换成钞票”。

唐小丫再次拉着仲逸的手,向外走去。

“照你的算法,这也差不多一万多块钱,买个手机,剩下的都给你”。

仲逸早已看出:在这里男女之间牵牵手、搂搂抱抱,不算是‘男女授受不亲’。

反正找不见路,就随她吧。

“好说,好说,不就一个手机嘛”。

唐小丫只顾向前跑去……

次日清晨,某大学。

“到了,这里,就算是翰林院吧”。

唐小丫几乎一夜未睡,安顿好仲逸,她又回了表姐店里,上网恶补大明历史。

此刻,什么翰林院、国子监、礼部,甚至六部,她都能说出,至少已不陌生。

仲逸同样没怎么睡好,他仔细回忆着来这里的一切,吃饭、穿衣,说话,尽量做到入乡随俗。

作为凌云子的弟子,翰林院的侍读,仲逸当然不会那样无知:什么‘老天爷啊’、‘天哪’、‘这个手机多少银子?‘酒店怎么没有客栈?’‘为何剪发?’新衣服打洞?等等。

一晚上,他都学会好几个‘新词’了。

总之一句话:不同而已。

‘相同’是有条件的:必须要照着原物,一模一样才行。

而‘不同’就不一样了:只要不同就行,细微差别也是不同,天壤之别也是不同。

仅此而已。

仲逸早就想过:“若是让这里的人去大明,他们惊讶程度远超自己百倍,千倍……”。

不过,有一个问题却令他不得不服:唐小丫,是怎么知道袁炜的?而且还知道的那么详细?连他的佳作都能背下来。

仲逸仔细观察过:都是因为她手里拿的那个叫手机的东西。

可是,那个手机又是如何得知呢?

除了袁炜,是不是还可以知道其他人的,比如裕王、比如皇帝朱厚熜……

还有二十多天呢,不用太着急。

他细细盘算过:“这个叫唐小丫的姑娘,人很不错,也善良,就是说话怪怪的。不过大家都这么说,也不能怪她”。

既然偶遇她,就暂时跟着,看看再说吧。

“唐姑娘,那些穿着长袍,头戴方帽的,都是什么人?”。

仲逸指着前面一群人,向唐小丫问道。

他早看出来:这个叫‘大学’的地方,不是翰林院,翰林院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更不会穿的这么少,年纪还这么小?

“哦,那叫学位服,他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士”。

唐小丫不以为然道:‘前段时间,我也才拍过大学毕业照,也穿学士服’。

大学?学士?

仲逸不解道:“你说,他们都是大学士?”。

什么大学士?就是学士,还有硕士、博士。

这一问,把唐小丫都难住了。

‘来电话啦,来电话啦’,唐小丫急忙接电话。

这个能查东西,又能说话的手机,确实令仲逸好奇。

这个好奇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好奇。

“走吧”。

唐小丫拉着仲逸向门外走去:“我给你说啊,一会带你去应聘,专门辅导高考的,你就讲历史,若应聘成了,每天兼职两小时,就是五百块钱啊,还有补助”。

讲历史?还能赚钱?

仲逸对银子没兴致,但对另外一样东西却极为感兴趣,那便是-----史书。

在翰林院时,仲逸曾做过七品编修,实际上也就和史官差不多。

这个地方既然如此神奇,他们的史书一定会有详细记载,包括大明历史。

这一点,昨晚在说起袁炜时,仲逸就想到了。

“说好了,讲课所得钱,你三我七”。

唐小丫一脸委屈道:‘这可不是我剥削你,你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拿三分之一,不错啦’。

说是这么说,她心里却美的不要不要的:“一天五百,一个月就是一万五,回头给仲逸开个直播,专播大明趣闻轶事。再联系影视城,找个武打替身……”。

一亮跑车驰过,唐小丫一脸的不屑:“等着,用不了多久,我唐总也买它一辆”。

紧紧抓住不会过马路的仲逸,唐小丫觉得地上到处都是钱,连走路都不一样了。

“唐姑娘,我不要钱,都给你,但我要买两样东西”。

过了马路,仲逸放开唐小丫的手,有些不自在的说道:“一个手机,还有一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