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再次说道:“公子之言,大有打赌之意,恕小僧无能为力”。
哎呀,这静远寺果真厉害,连一个小和尚,都如此语出惊人。那静远大师,定是得道高僧。
只是他哪里知道,小和尚这几句话,都是静远大师教的,后山的事儿被问及多次,他每次都是这样作答。
“敢问小师傅,静远大师讲解签文,一般需要多久?”。
见穆一虹还未出来,仲逸便随意向小和尚问询。
“师父的事儿,我怎么可能知晓?有可能三言两语,有可能一盏茶的功夫,当然,一个时辰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和尚指着前面:“那位施主前面还有一人呢,怕是一时不会完不了”。
原来如此。
“这位公子,既然闲来无事,你何不去后山看看,若是进去之后,能安全走出来,也是大功一件,当地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小和尚见仲逸正欲辩解,急忙低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僧还有事,暂先告辞”。
果真是个小和尚,方才还一套一套的,这会儿却说起风凉话来。
“既然穆一虹一时半会出不来,何不?”。
见来往之人都各自只顾低头走路,仲逸便趁机朝墙后一条小道走去。
…………
“这,大概就是那片神秘雾林了吧?”。
静远寺后墙一侧,面对山后一片云雾缭绕,仲逸竟有些兴奋。
“这地势,并未想象的那般陡峭”。
仲逸笑道:“就让本大人去后山转转,那个小和尚说的对:若能安全走出来,谣言不攻自破,百姓再无恐惧之心,也算大功一件”。
缓缓向后退去,他体内运气,双腿慢慢分开,与肩同宽,双唇频动,片刻之后,脚下一阵快风卷地而来。
高山密林,雨雾间,一道身影腾空而起,攀岩附壁、扶摇而上,登与峰顶而稍稍驻足,而后,快速向林中飘去。
只因云雾缭绕,别人也无法一堵他的风采了。
一阵微微的叶动之声,仲逸双脚落于地。
只因地面太滑,还未站稳,便再次向下滑去。
坡度陡峭,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使轻功以来,仲逸从未遇过这样的地形。
运气不足,脚下又无借力之物,慌乱间,他只得再次腾空而起。
雾气更大,眼前只觉一阵模糊……
土地庙前,众人正说起对联之事。
那老者笑道:“土地庙的对联,民间流传不少,可惜我们也不识字,记得不完整”。
这个?仲逸确实也不太懂。
既然有流传,还是就按流传的吧。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在仲逸的提示下,老头终于想起这句完整的话,当即拿起一块碎石,仲逸在石板上工工整整‘落笔’。
“就是这几个字,告诉匠人,照着刻就行”。
人群中立刻一阵欢呼。
见仲逸与穆一虹正欲离去,众人这才想起了什么,急忙叫住他们。
“方才听这位姑娘说,你们要去静远寺?可千万不要去寺院后山那片神秘雾林”。
那老者好心说道:“那片神秘雾林,常年雾气弥漫,异常诡异,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活着出来?是压根就出不来了,呵呵……”。
人群中,一名男子补充道:“都出不来了,还能活吗?”。
是是是……
“既然如此可怕,不去就行了?为何还有人去冒这个险?”。
仲逸笑道:‘难道?林中有金银财宝不成?’。
对这种传的神乎其神的说法,仲逸大多是不信的:或许是那座后山底下有水源,加之高山密林,群山环绕,多一些雾气,也不是什么怪事。
至于说进去出不来,简直可笑:都说了是高山密林、云雾缭绕了,自然不好识路,偶有一两次意外,再正常不过。
按照他们说的,后山前面就是静远寺,这种地方,但凡发生一些意外,立刻传的神乎其神。
“这位公子不仅心善,见识也果真非凡,后山神秘雾林中,确实有宝物,有人曾试图找寻,结果……”。
老者这么一说,其他人立刻添油加醋:‘我还听说,是静远寺有镇寺之宝,寺院前面,皆是一排排的石台阶,又有和尚守卫,他们这才从后山走的’。
不过,还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听说,正是静远寺高僧的法力,才镇住了后山的邪气,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人们不去后山,便什么事儿都没有”。
这时,那名个年轻人却笑道:“大家不要担心,这位公子宅心仁厚,重修土地庙,一定会得到土地公公的庇佑,神秘雾林也奈何不了”。
哈哈哈……
“多谢诸位好心相劝,我们只是去烧柱香而已,怎么会去后山呢?任它神秘雾林,不去便是”。
在众人道别声中,仲逸与穆一虹终于向前走去。
“穆姑娘,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可你已去过多次,关于静远寺后山那神秘雾林的事儿,你就没有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