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都不容易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893 字 10个月前

县衙客堂里,罗英早就按奈不住了,来的路上,仲逸已向他们说了此次计划的全部内容。

相比罗英,程默还是不太熟悉,毕竟从蠡县到京城,罗英都是一直跟着仲逸与李序南,也算是元老级的心腹,而程默则是在翰林院之后的交情。

“现在门口还有阿虎四兄弟,我们若轻举妄动,他们必定会将这一切告知康知府,到时马儿受惊、拦截钦差大人的轿子,就都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李序南下意识望望窗外,压低声音道:“得要想个法子,把他们四人支开”。

“要不,我干脆给他们酒里放点迷药,直接放到,让他们睡个三天三夜,回头他们早就把事情办完了”。

罗英迫不及待:“东西我随身就带着,一会就放进去”。

仲逸与李序南面无表情,皆不言语,显然这个主意行不通。

“这样似有不妥。我们八人一起喝酒,偏偏他们四个倒下,这不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程默似乎看出了端倪,一番思考,很有“智慧”的说道:“要不就委屈一下二位大人,还有罗英兄弟,你们也一起陪醉,我一个人去就行”。

呵呵,李序南不由的笑了。

“不行。不行,这样一来。好差事都落到你一个人头上了,那要我何用?”。

罗英话锋一转,好像有了主意:“要不你陪二位大人,我一个人去,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来一趟西北不容易,不然又要回京城的若一当铺了”。

所谓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不过有的时候,这句话还真不准。

“好了,就你们这样的主意,想想可以,真要去做,还是免了吧”。

李序南微微摇摇头,向仲逸说道:“我们还是听听仲大人有何高见?”。

仲逸沉思良久,众人的目光全聚在他这边,似乎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

“我们照常在这里办差,明日开始,该去什么地方转转、看看,就去什么地方,一切照旧”。

仲逸说道:“大家不必为此事担心,更不可让阿虎他们察觉出异常,我自有安排”。

末了,他补充道:“放心,到时有你们办差的机会,谁也不会落下”。

“好,有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罗英与程默击掌称赞,似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李序南欲言又止,他知道,仲逸绝不会随意说这么一句,但具体是如何运作,只能他们私下再议了。

连日以来,西北偏远之地的榆林府境内热闹非凡,各县知县纷纷从县衙赶往知府衙门,城中迎来送往频繁起来,相比往日,倒更像是忙着赶集会。

由于每个县衙距离知府衙门的距离远近不一,赶到府城的时间自然不一样。除了城内,城外官道、山道上也比往常多了许多行人。

果真是钦差大臣,说句话的力度够大,没有一个人敢懈怠。

知府康祺想的没错,这些知县中,确实有人在京城人脉深厚,户部、礼部、吏部,甚至内阁中都有关系。

这种背景之下,来做七品知县,也无非是来镀金,用不了几年,还会被调往京城。这样的人,岂会被随意查出?

而在知府康淇看来,这些与他无关,只是现在两位钦差揪住这些不放,为了更多的人站在他这条战线上。

这个道理很简单:反对钦差的人多了,自然帮他的人就多了,连同这些知县在京城的关系,即便是钦差,恐怕也不好对付。

这日午后,所有知县终于齐聚一堂,在知府衙门难得聚起这么多人,不过他们心事重重,个个心里憋着劲。

“诸位,我们榆林府当地百姓拦截了两位钦差大人的轿子,说是我们境内有增加赋税明目,加重征税比例”。

知府康褀一手挑两头,一脸严肃加委屈的样子:“钦差王大人、张大人十分重视此事,专程叫大家来,各个县说各个县的情况,当面说清楚”。

此言一出,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这是谁造的谣?为钦差大人添乱不说,还败坏了我们这些父母官的名声,真是人心险恶”。

“钦差大人,只要你们发句话,我立刻拿人,就不信治不了这帮刁民”。

知县们简直成了一帮怨妇:“钦差大人,你们不知道我们地方的苦,活多,还出力不讨好,做出成绩没人看,但凡有点失误,大家都盯着看”。

“肃静,肃静”。

康淇上前制止道:“两位钦差是路过我们府,临时有人喊冤,奔着解决问题而来,你们在这里个个叫屈,成何体统?”。

一句成何体统,倒是起了不少作用,底下立刻安静许多。

毕竟是钦差,能忍住这样的场面,没点城府,还真不行。

不过,这样的忍耐,还是有限度的。

咳咳,这时刑部王侍郎突然站起来,厉声喝道:“当官还当的委屈了?有委屈找吏部去啊,辞官啊,如果没有人要辞,再说”。

“有没有?还有谁?要发牢骚的,站到这边来”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继续道:“堂堂朝廷命官成何体统”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最后目光还是都聚集到了知府康祺身上!上承钦差下达各知县,这个话还是由他来说这个局还是由他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