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筠儿的烦心事(上)

大明略 南宫草堂 3535 字 10个月前

自从认识袁炜以来,二人见面只是泛泛而谈,并无多少对话。

不过,今日怕是要破例了。

“袁大人,大小姐只是心直口快,并无恶意,学生怎么会挑理呢?”。

“筠儿方才的话中,你听不出另外一层意思吗?”。

“另外一层意思?学生不解,请袁大人明示”。

“她是嫌你呆的时间短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一个翰林院的侍读,就真没听出来吗?”。

“这个……”。

说到这里,袁炜轻轻放下茶碗,一声长叹:“筠儿娘去的早,从小就被宠坏了,脾气上来,我这个当爹的,有时都管束不住,别人的话,更全当耳边风”。

仲逸附和道:“大小姐表面任性些,但心底却是善良的,挺好的”。

这答复,似乎却令袁炜不甚满意。

“不过,据我观察,你倒是个例外,唯一的例外”。

袁炜继续道:“有的时候,你说的话,甚至比我都管用,筠儿对你简直言听计从”。

完了,完了。

仲逸暗暗叫声不好:“自己来袁府次数不算多,袁炜即便通过府里其他人打听,也不会知道多少。凭他现在的口气,定是知道他们外边的事儿”。

若一当铺?仲府见面?

甚至于,当初他们二人在山道赛马,以及那‘师徒’的事儿。

以袁炜的地位和能量,要调查一件事儿,压根就难不住他。

只是,他目前到底掌握多少,只能试试看了。

“大小姐,对我的话言听计从?”。

仲逸笑道:“这个,还真没在意,或许是年纪的缘故,也或许是一种巧合吧?”。

“逸儿,听说你早就成婚,家中妻儿,一定很幸福吧?”。

莫名其妙,袁炜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

不过细细想来,要打听洛儿的事儿也不难:袁若筠就知道。

仲逸:“托大人的福,家中一切都好”。

好好好……

二人寒暄两句,却陷入片刻的沉默之中。

“假如老夫将筠儿许配给你,你是什么态度?”。

袁炜见仲逸急忙站了起来,他立刻补充道:“当然,我是说假如,至于其他的事儿,还可以设法周旋”。

设法周旋?这是什么意思?

仲逸立刻上前道:“不不不,袁大人,这万万不可,以您在朝中的威望,大小姐岂能受如此委屈?断断不可、断断不可”。

末了,仲逸再次回到:“即便是假如,也绝不能这样假如”。

“你的意思……”。

袁炜的未讲完,却听一声清脆的踹门声。

袁若筠一脸怒气,劈头盖脸一句:“仲逸,你给我滚出袁府,这辈子再也不想看到你”。

“滚……”,又是一声茶碗摔碎声。

傍晚、袁府。

“我真不知道,爹爹之前也没说啊。难得你仲大人来府上”。

到袁府后,管家说袁炜正在会客,带仲逸先见袁若筠,一问才知道,袁若筠也蒙在鼓里。

“你是不是又惹事了?”。

仲逸盘算着:仇鸾之后,朝中并无大事发生若非因公事,那便是袁若筠的缘故了。

而袁若筠的麻烦,自然就是相亲:她的终生大事了。

如此一问,袁若筠立刻不悦:“惹什么事儿?在你们眼里,本大小姐,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吗?”。

末了,她向一旁的丫鬟莺儿吩咐道:“告诉后厨,今日不要加菜,不准给我多添一双筷子”。

这个袁若筠,还在为上次的事儿生气:好好备了一桌饭菜,却被仲逸推辞。

莺儿笑道:“小姐,我刚才问过了:仲大人在来的路上,已用过晚饭了”。

啧啧,袁若筠连连摇头:“哎呀,看看人家,毕竟是翰林院的高人,太有自知之明了”。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无论说什么,袁若筠都是这样的脾气: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好在二人认识至今,斗斗嘴,说笑一番的情形,早已习惯了。

二人随谈笑间,仲逸心中却一直盘算着此次来袁府的原因。

“对,上次在盛宴屏风后,曾向袁炜请求过一件事:让他为自己去西北榆林府,帮忙周旋”。

经过一番梳理,仲逸终于想起:今日在裕王府,读那‘无字之书’,把脑袋都弄迷糊了。

这时,门外传来短暂的说话声,但很快就停止。

仲逸正欲前往查看,却被袁若筠叫住:怎么,新春佳节初次来府上,就没有什么礼物给本小姐吗?

微微犹豫一下,仲逸却不只得接过袁若筠的话茬儿。

“筠儿,节后也没时间来府上拜会,阿姐已为你备了些礼品,有时间过去一趟。过些日子,我们要回祖籍山东济南府”。

仲逸知道,若不告诉她,不知被闹成什么样子。除仲府外,袁若筠来找自己的地方,无非翰林院与若一当铺。

这两个地方都经不起折腾,还是提前告知吧。

反正说的是山东济南府,户册记录在案,也属正常。

“济南府?是不是很好玩儿?本小姐还没去过呢”。

一听仲逸要离京南下,袁若筠立刻来了兴致,眉宇间,全无方才的不悦,一脸喜色,笑嘻嘻:“师父,你对筠儿最好了,就把徒儿我一起带上吧”。

末了,她上前叮咛起来:“如若不同意,本大小姐,就替你到翰林院做那个侍读的差事,给他们讲讲:酒中掺水、山道赛马的故事”。

“不行,此事万万不可”。

仲逸知道自己说服不了袁若筠,也只得将袁炜搬出来:“令尊,袁大人定不会准许,你就别闹了”。

“我准许了,出去看看,也好”。

如同隔空传音,袁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仲逸这才发觉只顾着与袁若筠斗嘴,方才门口那短暂的说话声,定是府里的下人看到袁炜后传出来的。

大意啦。

好在听到那短暂的响声后,也只是说了些关于回山东的事儿。

要说唯一的破绽,那便是请袁若筠到自己的府上。

不过,这句话完全可以理解为:一句简单的客套之语,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好送走同僚,恰好路过,逸儿也不是外人,我就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