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老头不傻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964 字 10个月前

相比师姐真正的易容术,袁若筠果真还是差点火候。

不过,好在用长长的发须来掩盖,还有那像极男子的举止来弥补。

仲逸刻意朝对面望望,倪庚辉老头又睡卧在他那脏乱的床铺上,背对着,似乎懒得理会他的这个邻居。

“师父,快过来,上好的鹿肉、参鸡汤、蟹粉饼、杂粮粥”。

袁若筠用不太熟练的手法打开饭盒,又用同样不太熟练的手法取出饭菜,不停的吩咐仲逸上前来。

堂堂礼部侍郎家大小姐如此,也正是为难她了。

仲逸与袁大头有约定:除非他送的饭菜,其他人的东西一律不沾。

不过,看到眼前之人是袁若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筠儿,阿姐没告诉你吗?我给她去信时专门提到:不准你来探视,这是你来的地方吗?”。

袁若筠身份特殊,事关袁炜,正是因为此,才特意叮嘱不要来看他,结果还是来了。

“阿姐是给我说过,是我自己要来的,人家为给你准备这盒饭菜,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食盒太小,还有好多东西没带来,这么辛苦的,还训我?”。

袁若筠眼圈红红的,言语间,似乎比往日少了几分刁蛮任性。

“好吧,既然来了,就不说这些了”。

仲逸急忙上前接住盘子,安慰道:“这不是担心你爹爹嘛?本来我的差事与礼部无关,要是被别人看到,还以为我与袁大人有什么关系呢?”。

“本小姐来这里爹爹不知,我也算是有点人脉,又乔庄一番,别人又怎么会想到他老人家呢?”。

见仲逸吃的正香,袁若筠不由的眼泪吧嗒,嘴里嘟囔着:“这都是些什么呀?吃的,住的,是人呆的地方吗?”。

“这不是好好的吗?我的袁大小姐,好徒儿,你如此举止,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仲逸急忙放下碗筷:“好了,饭菜我也吃了,比起北征的将士,我都享福了。不过,这里确实不是你该呆的,快走”。

“我来就是想问你一句话:若是你出去后,没了功名,打算做什么?”。

来这之前,袁若筠已问过他的爹爹,得到的回复却是:仲逸死罪可能性不大,但官复原职:可能性更小。

尤其是,不知朝廷旨意,到底何时才能下来?

身在官宦人家,袁若筠虽然任性些,但从小耳濡目染,对朝中之事,也略懂一二:惊动了皇帝,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能出去,又没差事可做,那就继续开当铺吧,这总行了吧?”。

仲逸再次劝道:“你放心,你师父我------命大着呢”。

“好,那我等你,等你出来,再任由本大小姐欺负”。

袁大小姐确实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仲逸又在一旁连连催促,也只得怏怏离去。

“天不助我、天不助我,我倪庚辉今日大限已到,命休矣、命休矣”。

这日午后,仲逸刚刚用过饭,闲来无事,只得又懒懒的躺在那张算是牢中:最为干净整洁的床铺上,却听到隔壁的疯老头又开始叨叨起来。

短短数日以来,隔壁这种似懂非懂、神神叨叨的腔调几乎从来都未停止过。

起初,仲逸还觉得有些好奇,甚至是非常的好奇,但一次次的重复与重复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期间,这个老头唯一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要不要给你算一卦?很灵验的?’。

说实话,类似的问题仲逸不知被问了多少次,在蠡县时就有街上的算卦先生叫住他:年轻人,要不要给你卜一卦?

后来到了京城,外叔公派来试探自己的那个年轻人,石林院的老庞头。

都是这个调调。

“老伯,这好好的,何出此言?”。

闲来无事,实在闲来无事,仲逸干脆凑上前去,虽隔着柱子,但此处就他们二人,好歹也是个说话的。

“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劫数到来,任凭天朗气晴,也会晴天霹雳。时来运转,连雨阴霾,也会烟消云散”。

见仲逸站了起来,倪庚辉也朝这边望去,不由的挪动着那微微的步伐。

一番感慨,老头再次重复道:“老夫今日怕是要休矣,你一个年轻小子,岂能懂如此深奥算法?”。

这般言行,不像是大理寺的,倒像是鸿胪寺的。

甚至,也不管是什么寺,干脆就是寺院的。

“那是自然,听闻老伯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无所不及,晚辈倒是想当面见识见识”。

仲逸好奇道:“说来听听,也不枉我们邻居一场嘛”。

倪庚辉双眼深深陷下,脸色犹如枯树皮,或许在牢中被关押许久的缘故。脸上竟一阵发白,几乎没有半点红润血色。

十指细长,顶着尖尖的指甲,简直太瘆人。

“什么能掐会算?定是那些狱卒说的,这些人,俗-----俗不可耐”。

老头不由的动动手指,嘴里又念叨起来:“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都是唬人的。洞察世事、深谙人性之道,才是根本”。

老头,不傻啊。

“想当年,老夫也是大理寺的寺丞,说不不大,说小不小,也是朝廷命官,查了半辈子的案,没成想,最后把自己查到大牢里来了”。

老头饶有兴致的说道:“你知不知道?老夫当时办了一个案子,这个案子,若是能一查到底,不知多少人头落地,呵呵,也是个大手笔”。

“那后来呢,说说看,到底是什么案子?最后到底几个人头落地了?”。

仲逸见老头欲言又止,急忙追问起来。

“嗨,这个案子嘛,说起来,其实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