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上刑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998 字 10个月前

刀具倒是常见,不过这套利刃看上去极为锋利、做工精致,刀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不知这道亮丽的光影,是经多少鲜血、骨肉所练就。

这一刻,马小武动摇了:钦差大人是要动真格的,仇四只不过是仇鸾的一个挡箭牌,看来,这次他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刻,马小武动摇了:如果自己不从实招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与仇鸾一样的酷刑。

啊……

牢中那一声声的惨叫声传来,仲逸更在意的,却是石成此刻的神情:锦衣卫的来头太过神秘,他宁愿不知这些门门道道。

若不是因两次与石成一起办差,若不是皇帝下旨:由石成全力协助自己,就凭仲逸这个小小的翰林院,如何能节制一个北镇抚司的千户大人呢?

北镇抚司有自己的昭狱,更有秘捕之权,甚至暗杀,他们首要任务是防止有人谋反、篡逆、大不敬等。故此,朝中但凡重大却又不甚隐秘之事,便由朝廷另行派人处置,锦衣卫只是协助而已。

如此,既能显出朝廷章法与威严,更能在关键时刻,保留锦衣卫的隐蔽作用。

历朝历代,治国之道:上有天子,文有相佐,武有将帅,甚至于六部、三法司,以至于地方州、府、县等,才是主流。

锦衣卫,执行秘密任务尚可,其他事务则不必过多插手。

否则,既会引来朝中非议,更会使民间恐慌。

鉴于此,仲逸才有了节制石成的机会,那怕是以后锦衣卫的协助,但名义上,他才是朝廷办差之人。

而对于石成来说,莫说一个翰林院的编修,只要皇帝下旨,那怕是秀才的话,他都会言听计从,这是锦衣卫的职责所在--------忠于皇帝。

很明显,石成此次肆无忌惮的动用大刑,必有朱厚熜之前的授意。若照此推断:皇帝似乎有意处置仇鸾,而仇鸾又属严氏一派。

后面的事儿,仲逸不想再琢磨下去了。

圣心难测啊……

“朝局复杂多变,所谓世事难料,若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与这位锦衣卫的千户对决,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而此刻,石成寸步不离跟着自己,全力协助不假,但自己的一举一动,又何尝不是在锦衣卫的视线之内呢?

仲逸长吁一声:“天下之大,还有多少不为人知之事呢?”。

正在感慨之际,却听一阵脚步传来,他这才缓过神来。

来人禀报:“仲大人,仇四与马小武二人,皆已招供”。

毫无意外,对付两个无名之辈,北镇抚司的人:简直大材小用了。

“走吧,去看看”,仲逸迈起一脚,缓缓向前走去。

“钦差大人,这是怎么个说法?都是自己人,这……似乎不是待客之道吧?”。

午后,仇四酒终于‘醒酒’了,不过他很快被带到大牢中。

即便如此,毕竟是仇鸾名义上的管家,仇四的待遇就是不一样:诺达一个单间,除仲逸与石成外,就他们两个人。

与他一起被带到这里的,还有那个叫马小武的年轻人,此人正是仇鸾身边亲信之一。

当初,仇鸾与鞑靼私下会面,他当时就在场。

不过,有仇四这个所谓仇鸾的管家在场,马小武自是不用着急开口的。

有什么事儿,有别人顶着。

当初,仲逸说马小武有块心病,这心病就是:仇四。

马小武早有盘算:仇四身为仇鸾心腹中的心腹,若是钦差连他都动不了,那就说明压根就没打算动仇鸾。

同理,若是仇四安然无恙,他即便有什么想说的,也不敢轻易开口。

否则,钦差大人这关过了,仇鸾立刻会来个‘杀人灭口’。

再看看吧,马小武就当自己是个局外人,等着看钦差大人是如何审理仇四的。

……

“仇四,你与仇鸾是何关系?你主要替他做什么事儿?”。

牢中一张长长的木椅边,横着一条木凳,仲逸稳坐其中,他言语微微,面无怒色,一如昨日吃饭之时的轻松的神情:“实话实话,免得大家都难堪”。

“哦,小的明白了,明白了。上次那一万两,只是二位大人的辛苦费,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此刻的仇四还可以走动,并未脚镣手铐,以他多年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仲逸此举另有深意。

“重谢?记得那日在半道上时,你就说过‘重谢’二字”。

仲逸略带笑意道:“那你说说,这个‘重谢’到底是指多少?”。

这时,一旁的马小武立刻朝仲逸这边望了望,而后又快速的将头垂下。

显然,他心中极为关注此事:若是仲逸真的是为了‘重谢’,那就没有继续审下去了。

“好说,好说,只要钦差大人说个数,小的自认为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仇四一听仲逸说到此处,他立刻放下心来,干脆坐到了一旁的木凳之上,心里却在想着:不就是银子吗?

在他看来,什么牢房不牢房的,无非是想多要点银子,找个所谓的理由而已。

之前,他曾替仇鸾做过类似的事儿:起初,那是人都是一副吓唬的样子,什么立刻押入大牢、就地问斩、甩袖而去,只要最后说到银子上,所有的难题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