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同之行(上)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667 字 10个月前

而一旁的副总兵金少尘的态度虽极为恭敬,但并未多言语。

正是的,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说个不停。

再看看其他人,个个耷拉着脑袋、绷着脸,如同别人欠了他五百两似的。

他们这是有多不待见眼前的这位‘钦差’大人呢?

“钦差大人,一路辛苦,办差固然重要,但人总要歇息的,还是先到府里用些饭菜,明日再查不迟”。

咦?“这不是仇……,叫什么来着?”,石成故作惊讶状:“咱们好像在那里见过”。

“大人好记性,小的仇四,几日前见过的”,见石成认出自己,仇四简直乐的不行。

仅此一面之缘,他却这副举止,就差点要说出那银票之事了。

“原来,你们与仇管家早就认识啊?”,一旁的知府贺焱立刻左右笑脸:“那就好,那就好,如此,我们也能省我们知府衙门不少事儿,哈哈”。

“末将在营中还有军务处理,先告辞了”,副总兵金少尘双手抱拳做告别状,未等仲逸回礼,便怏怏离去。

哎,谁让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呢?顶了钦差副使的头衔,火候还是差了点。

“钦差大人万勿见怪,金大人就这脾气,行伍之人嘛。不过,他人挺好的,平日里也很仗义。方才,不是针对你”。

仇四与知府急忙上前解释:‘咱们还是先回府吧’。

“不妨,不妨,带兵打之人嘛,厉害点好,厉害点好啊”,仲逸随意回应这么一句,心里却对这位副总兵充满好感。

那怕是有点个性,也要比一味的奉承与迎合强许多。

“钦差大人果真胸怀宽广,令在下钦佩不已”,仇四连连笑意,一旁的知府贺焱也附和着。

看着架势,仇鸾的一个管家,似乎比大同的知府都高上三分。

“这个,恐怕不妥吧”。

收起笑脸,仲逸转身向石成说道:“此次,我们是奉旨核查与鞑靼交战之事,还是先去军营,至于知府衙门,回头再说吧”。

“也好,也好”,仇四脸上微微一怔,而后继续笑道:“二位大人,这边请……”。

这个仇四,怎么哪儿都有他呢?

“既然仇鸾将军有此心意,也不好回绝。否则,倒显得我们不近人情了”,仲逸向石成点头示意,石成立刻领会。

中年男子大喜,两张银票瞬间奉上。

“请二位大人在大同吃好、喝好、玩好”。

中年男子频频点头、一脸笑意:“钦差仪仗在此,小的无法与二位大人同路,小的提前回大同,在那里恭候二位”。

“告辞、告辞,先走一步。

哦,对了,小的名叫仇四,到大同后,二位大人的一切用度,由小的侍候,告辞”。

片刻间,这个叫仇四的中年男子及身后两名随从跨上马背,很快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钦差大人,还是与上次一样?先收银子,而后再查个底朝天?”。

上次在督办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时,保定知府同样是来这一招,结果仲逸与樊文予将银票收下后,对方被麻痹几分,竟开始推心置腹起来。

当时的情景终生难忘:保定知府向仲逸与樊文予各送一本书:《论语》和《春秋》,书中各夹银票一张。

仇鸾此次却更为洒脱:直接差人在路上挡住钦差仪仗,一出手就是一万两。

“不,一般做这种事,要提前探探口风,而仇鸾似乎确定我们一定会收下他的东西,这不合常理啊”。

钦差仪仗继续前行,仲逸与石成并排而行,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仇鸾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无非两种可能。

“要不他背后另有高人,要不就是早已想好退路:他压根不怕我们拒绝,更不担心我们接受之后-----再耍花样”。

仲逸陷入沉思:“可是,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而他所谓的退路,又是什么呢?”。

“管他背后之人是谁?再大能大过天?”,石成对此却不以为然:“至于退路嘛,所有的路,都是我大明的路,还有我锦衣卫过不去的路?”。

仲逸微微一笑,却并未接过石成的话茬儿。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以仇鸾的地位,背后之人十有八九就是严氏,至少是与严氏有关。

而仇鸾那所谓的退路,无非是继续加大筹码,或者通过他身后之人,继续施加压力而已。

当然,还有更为果断、有效的方法……

而仲逸之所以如此向石成询问,无非就是想听听他的真话:天下,还有锦衣卫过不去的路?

同样,天下,还有锦衣卫不知道的事儿?

原本想听石成亲口说出此事与严氏关系,但毕竟是北镇抚司的千户:知道的太多,而嘴巴却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