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保定府(中)

大明略 南宫草堂 3397 字 10个月前

“哎呀,仲大人果真年轻有为,办事滴水不漏啊”,张文远再次举杯提议。

“事已至此,我张某人也不必遮掩,二位大人已知晓此事真相,咱们就明说了吧”。

啧啧,张文远回味杯中酒,凑上前来:“实不相瞒,此事干系太大,一旦出了岔子,你我都担不起,二位既是朝廷的人,想必也知道,这背后之人……”。

“张知府,有什么明说吧,樊某平日最不喜拐弯抹角”,樊文予掌管刑狱多年,这倒也符合他的脾气秉性。

“此案,县丞严元桥可以定为凶手,知县祁允也难咎其责,这二人必须死,绝不能再咬出别人”。

“此案必须到此为止”,张文远立刻收起脸上那一丝笑意:“此外,那个繆小虎,也不能留”。

“你这是想拉我们二人下水?”,樊文予拍案而起。

张文远脸上微微一怔,而后再次笑道:“让祁允与严元桥写下罪证,而后来个‘畏罪自尽’,再做掉繆小虎,便是神不知鬼不觉,这怎么是拉你们下水呢?”。

“不知张知府所说的‘背后之人’到底是谁?”,仲逸接过樊文予的话道:“自然大家要一起共事,何不坦诚相待?”。

张文远与黄通判对视一眼,而后放声大笑:“好吧,既是自己人,也无须隐瞒,正是小阁老严士蕃——严大人”。

“我还是有些不信,这严元桥,一个小小的县丞,能与严大人扯上什么关系?”,樊文予与仲逸一唱一和,配合十分默契。

“哎,此事说来话长,这严元桥确实与严阁老为同乡,但绝非本家一族,更没有家世族谱一说。那都是严元桥捏造的。但时间久了,有些人就信了,事发之后本官也没多想。

况且,繆小虎确实有杀人嫌疑,当时也在繆大柱家的牛棚中,且有那么多村民指正,本官想着也不会有什么岔子,就答应了”。

张文远叹口气:“当时,繆小虎的兄长繆大虎来县衙、府衙申冤,都被压下去,谁知到了按察司衙门却偏偏无人阻拦,小阁老知晓此事后,这才不得不出面”。

“二位大人喝酒、喝酒”,黄通判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在他看来,仲逸与樊文予已是‘自己人’。

再饮一杯,张文远放下酒杯继续道:“毕竟打着严阁老的名号,小阁老也不能置身事外,原本以为一桩普通命案,即便到了刑部,也能压下去,谁知这繆大虎竟到了京城,大闹都察院,还惊动了圣上”。

“现在严士蕃大人想脱也脱不开了,只能将此事进行到底”。

张文远脸上变得严肃起来:“此事,因县丞严元桥而起,祁知县又作为第一审谳之人。故此,只有将这二人留有口供再除掉,既能交差,又能免于殃及无辜,大家才能皆大欢喜”。

“哈哈哈,原来,你们这些人,都被那个小小的县丞给耍了”,樊文予笑道:“好一个严阁老的本家”。

“樊大人说笑了”,黄通判急忙解围。

张文远一番推心置腹,竟连连感慨,却见仲逸并不言语,表情也似乎没有方才那般轻松,连个回应都没有。

“张知府方才所言,若是本官不许呢?”,一阵沉默之后,仲逸竟一口回绝。

张文远:……

这时黄通判急忙放下酒壶,满脸陪笑道:‘二人大人说笑了,方才夹在书中的银票也收了,此事背后的干系已知晓。开玩笑不是?’。

这一说,樊文予更怒了:“你看,这像是在开玩笑吗?”。

话说知府衙门的衙役及仲逸身边随从退去之后,张文远亲自接过木盘,缓缓揭掉红布,他满脸笑意,如沐春风。

“二位大人皆乃科举出身,仲大人更是翰林院栋梁之才,早就听说二位文采飞扬、见识非凡,本官亦是好读书之人……”。

言语间,张文远将木盘中的东西分别递给仲逸与樊文予:“以文会友、以文会友嘛”。

“《论语》?《春秋》?”,仲逸与樊文予对视一番,而后缓缓从张文远手中接过两本书。

是的,两本书--------论语与春秋。

“张知府果真不同凡响,这……”,樊文予眉头拧成麻花:“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别,别别别,二位大人着什么急呢?读书,讲究的就是一个心静,更何况这圣贤之书呢?”。

见樊文予正欲翻阅书页,张文远急忙制止道:“实不相瞒,书中所言,本官有多处不解,二位可稍后细细品读,我们才好交流不是?”。

仲逸并未言语,樊文予将手中书册微微摇晃:放下也不是,打开也不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却见张文远一脸笑意:“哦,酒菜皆已备好,本官先走一步,二位慢慢品完桌上这杯热茶,稍后会有专人来请”。

说完这话,张文远立刻没了人影。

……

“你说,这张知府抽的什么风?”,樊文予一阵莫名其妙的笑,随意翻阅起手中之书。

“八千两?”,樊文予急忙将夹在书中的银票取出来。

“一本《春秋》,八千两,你看看”,樊文予刻意望望窗外,再次压低声音:‘这出手也太大方些吧?’。

见仲逸无动于衷,樊文予立刻将仲逸手中的那本《论语》拿过来,快速翻阅起来。

“这?……”,樊文予立刻瘫坐在木椅之上,一脸迷茫。

“一万两……”。

片刻之后,他笑道:“贤弟啊,这算盘,他们打的太准了”。

早在博野县衙时,知县祁允就曾盘算过:“从县衙、知府衙门、按察司,甚至刑部,总会有人出面与仲逸和樊文予二人讲和,一旦他们被拉拢过去,此案的结果又会回到原点”。

果不其然,才到知府衙门几盏茶的功夫,有人就出手了。

胆大之人有两种:一种天生不怕死,这个不用多说。

还有一种:不胆大,就得死。

如今的形势再明白不过:深陷繆大柱夫妇命案之人,如果被朝廷查出真相,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若将仲逸与樊文予争取拉拢过来,结果:或许还有条活路。

“靳大哥,石大哥,你们进来吧”。沉默片刻,仲逸却直接向门外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