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黑衣杀手(上)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709 字 10个月前

罗勇走后,仲逸立刻换过衣衫,那身黑衣黑裤,好久没有穿了。

按罗勇所说,靳睿与石成还带了随从,可从京城出来时,连他们二人在内,也就是六个随从。

而在博野城中听他差遣的人,又会是谁呢?

片刻之后,房中油灯熄灭。

民间有俗语:狂风怕日落。傍晚过后,北风骤停,博野县衙再次沉浸在一派安静之中。

对于街上的百姓而言,无论县衙发生天大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财迷油盐酱醋茶、吃饭穿衣过日子,才是他们的真谛所在。

一如既往,小小的县城毫无异样。

……

夜幕下,东城城墙外突然闪出几道人影,他们立于城墙脚下,环视四周,而后私语一番。

片刻之后,四根长绳被重重甩出,一头弯卷铁钩紧紧扎于砖石之中,墙下四人瞬间沿绳索、攀壁而上。

这四人才在城墙站稳,却见墙根又有人影窜出。

一前一后,竟有十余人。

“前面就是博野县衙,记住,只要是县衙的,不管是县令,还是县丞,那怕是书吏、差役,全部杀掉。其他人,一个也不许动”

夜幕下、黑衣蒙面,一名中年男子卸下面罩,再次紧握手中刀鞘,他嘴角微微上扬:“还有,那两个从京城来的年轻人,他们手上有供状,一定要将东西全部拿到手”。

“若是那两个从朝廷来的,反抗呢?”,一个身影补充道。

“临走之时,大人有交代,这两人,受朝廷指派,能否拉拢过来,还不得而知。弟兄们千万不能伤及二人的性命,想法脱身,我们要的是他们手中的东西”。

那名男子一声冷笑:“这次,就便宜他们了”。

劫狱?这可是死路中的死路。

看来,某些人真的要孤注一掷了。

午后,地面一阵风起,天空渐渐阴沉下来。这个时节,北方多干燥少雨,风吹而草动,尘土中夹杂着一些沙粒、枯叶,一片狼藉。

昏暗的日光下,竟有丝丝凉意袭来。

博野县衙大院中,所有官吏全部被叫来‘训话’,县衙大门与县城城门口,倒是有几个守卫。

不过,这些守卫皆是从蠡县县衙借调的。

片刻之后,三辆马车缓缓向县衙门口驶来,在石成与罗勇的安排下,祁允、严元桥,以及繆小虎、繆连等,分别上了马车。

而后,这些人马大摇大摆的出了博野县城。城门口的守卫竟上前打声招呼。

“诸位,本官奉朝廷之命,专门前来督办此案,如今你们知县、县丞皆已牵扯其中。为慎重起见,诸位最好各守岗位,照常办差,过不了几日,朝廷便会来新的旨意,若是谁敢松懈差事、存有侥幸……”。

训话,又是训话。

樊文予实在有些想‘呕’的感觉。风沙来袭,他只得将众人请到大堂之中,继续训话。

傍晚时分,从博野县衙带出来的人,已全部到了蠡县县衙,罗勇特意安排了四名蠡县本地差役,加上靳睿从京城带的四名随从,车上所带之人毫发无损、无一拉下。

“沈大哥,人都交给你了,樊大人与仲大人说了:这些人,一个都不能少,务必要看好。事成之后,二位大人为我们请功”,安置妥当后,那名蠡县差役再次向沈尘传达仲逸的嘱咐。

“放心好了,此事,知县大人格外重视。这里是蠡县,有老子在,谁敢造次?”,沈尘拍拍胸脯,信心满满道。

这时,那名差役将沈尘拉到一侧,低声说道:“沈大哥,临走之时,仲大人特意交代:让你今晚无论如何来趟博野县衙,该怎么做,他在信上已经说了”。

“对了,还有这包东西,是仲大人特意叮嘱交给你保管”,说着,那名差役将包袱递给沈尘。

“明白,我即可去准备,今晚必到博野县”,沈尘素来办差稳妥,接到仲逸的信后,他早就安排妥当。

……

傍晚时分,仲逸与樊文予连同靳睿、石成、罗勇一起用过晚饭后,几人来到书房。

连日以来,终于有片刻功夫能喝杯热茶了。

不过,这个片刻,也确实太短暂了些。

“仲大人,樊大人,方才我与石成兄弟商议:我们虽已将人移送到蠡县,但博野知县祁允、县丞严元桥被捕之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到保定府,甚至北直隶有关衙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