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初见端倪(中)

大明略 南宫草堂 3810 字 10个月前

“亏你们还是朝廷派来的,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他们之所以帮我,无非就是我身后的靠山,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大’吗?”,严元桥简直对自己的‘势力’自信极了。

微微一句,犹如深海巨雷,一石卷起千层浪。

按察司,也称臬司衙门,主官按察使、也称臬台大人,位居三品,掌管一省刑狱。与布政司(也称藩司)的布阵使(也称藩台)、军指挥使司合成三司。

其势力可见一斑。

按察司上面还有刑部,尚书为从二品,左右侍郎为正三品。

严元桥口中所称之人,比这些人还要‘大’?

那会是什么人?

“说,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操纵?”,仲逸终于提到嘉靖帝口中所说的‘背后操控之人’。

“二位大人,这个,就不必说了吧?”。

严元桥凑上前来,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摆手:“说出来,吓死你……”。

敬酒不吃吃罚酒,才一会的功夫,这小子的尾巴要翘上天了。

“来人,将严元桥押入大牢”,仲逸单指朝下,双目怒视。

“得令”,在蠡县衙门的差役看来:仲逸与樊文予的指令,就是朝廷的旨意。

“你们,你们这是疯了,疯了,你们会后悔的……”,严元桥一脸惶恐,而嘴里却不停的嘟囔:“你们,怎么抓的我,再怎么给我放出去。

否则,严阁老会剁了你们”。

“站住,此事,关严阁老什么事?”,樊文予立刻制止道:“说清楚”。

“听好了,我是严阁老的本家一族。论起来,与严士蕃大人是平辈,还得喊他一声大哥。我这人不思进取,就喜钻研男女之事,这才没有留到京城,来这个小县城做了个县丞。

官大小无所谓,天高皇帝远,吃好喝好完好就行,省的处处有人管束”。

严元桥如此厚颜,此番言论,将他的嘴脸暴露无遗。

软骨头,一板子下去,连他亲爹是谁,都瞒不住了。

“严阁老的本家,签字画押吧”,石成将供状呈现在面前。

看来,他口中的那位严阁老,在这里---------不好使。

“押入大牢,由专人看管。除本官与樊大人外,任何人不得探视”,见严元桥签字画押之后,仲逸立刻吩咐左右。

……

剑指严氏父子,真是意外之喜。

仲逸心中暗暗叫好:“此次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惊动了嘉靖帝,若严氏参与其中,正好可借圣上之手将其扳倒:严氏的势力再大,也不会大过‘天’”。

樊文予正为眼前的情形所困,却听仲逸再次向门外喊道:

“速将博野县知县祁允、押上大堂”。

昔日有‘治乱世用重典’之说,今有‘断疑案用重刑’之法。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律法之威当立,但情理底线可守。

鄱家庄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也只能用另外的手段了。

入大牢者蒙冤,真凶却逍遥法外,岂是朝廷要的结果?嘉靖帝要的结果?

“严元桥,你,务必一字一句招供,倘若说错半个字”,樊文予将手再次伸向令牌。

“说说,下官一定全说、全部交代”。

怎么说也是一县之县丞,严元桥这副软骨头,也真是没谁了。

仲逸与樊文予细细盯着堂下,只是一阵唯唯诺诺、断断续续的声音。

“下官与鄱家庄的里长有些亲戚关系。那日,他来县城办事,顺便到县衙找下官。闲聊间,他说村里有个叫小杨柳的妇人,也就是繆杨氏,长得有几分姿色,还是个风情胚子,摇摇摆摆、颤颤微微……”。

咳咳,严元桥迟疑片刻,而后继续道:“听这么一说,下官心里直痒痒,实不相瞒,下官有个嗜好,就是……”。

“就是什么?快说”,樊文予厉声喝道。

“二位大人可知,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就有个嗜好,专喜有夫之妇,那怕是丧夫的。这样的妇人,才更有成熟风韵……”。

严元桥竟提高嗓门:“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下官一直对曹操很是崇拜,所以,就不免在一些生活细节处模仿”。

“什么?这也叫英雄所见略同?”,樊文予不由的笑道:“严县丞不愧是读书人,能将这龌龊之事说的如此豪情壮举,还拉出个枭雄来”。

咳咳,他立刻收起笑意,郑重其事道:“公堂之上,休要胡言乱语”。

“那日,下官正好闲来无事,便去了鄱家庄,里长找了个借口将繆杨氏叫到家中,为了掩人耳目,里长还请了村里另外几个妇人,说是帮忙做些针线活。

之后其他妇人很快被打发,繆杨氏假装离去,而后又借口丢下东西回来取,里长专门为我们二人找个房间,随意上了些酒菜”。

似乎再次想起那日的情形,严元桥微微闭着双眼,努力的回忆着那一幕:“毕竟是村妇,没见过什么世面。起初,那繆杨氏还有些羞意,但几杯酒下肚后,就慢慢的放开了些,下官也没想到,她竟如此懂得风情……”。

“临走之时,她将一件贴身之物交给下官。并说白天人多眼杂,晚上再来她家,以三声敲门声为暗号,而后……,而后让下官再将贴身之物给她穿上……”,话到嘴边,严元桥这才停了下来。

“那繆杨氏给你贴身之物,到底是何物?”,樊文予反问道。

“就是……”,严元桥略微停顿片刻,却见一旁的仲逸正冷冷的朝堂下而望,一个冷颤不由的袭来。

“就是--------繆杨氏的肚兜”。

这一刻,这位八品县丞,也顾不得什么叫‘有失官体’了。

“后来呢?接着往下说”,堂上的樊文予继续问道。

“繆杨氏走后没多久,下官在里长家用了些茶水,之后便带着马良出了村子,后来半道停下,等天黑后便进了繆杨氏的卧房”。

方才还有些吞吞吐吐,到了此刻,严元桥竟直接开口道:“那繆杨氏果真守信,到了她的卧房后立刻宽衣解带,下官也破不接待,却不料院外突然传来繆大柱的声音。

卧房没地方躲,下官曾想着给些银两了事,结果繆大柱不依不饶,争吵间,下官便用随身携带的一把短刀将其杀掉。繆杨氏阻拦,就连她一块杀了。之后,下官将外衣衫烧掉酒出了院子,回县衙的路上,遂将凶器扔入河中”。

“你说的可是实情?公堂之上无戏言,身为一县之县丞,想必这个道理,不用本官多说什么吧?”,樊文予对严元桥如此‘慷慨招供’,有些难以置信。

“是,下官说的句句实情,请二位大人明断”,严元桥此刻倒似无事人一般。

樊文予向堂下望去:“堂下马良,严元桥方才所言,可是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