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无名山(下)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650 字 10个月前

果真是无风大师,才缓缓转身之际,宗武才察觉到一阵风过。

“百户大人,还说是伤势痊愈?看看,方才用力过猛,突然停下再转身世,是否感觉伤口所裂之痛?”,无风大师微微言语,之后便令徒儿急忙将宗武搀扶,向里屋走去。

“老伯果真医术高深,是在下大意了”,宗武这才师父曾叮嘱过的:不可轻易行事。

至此一幕,惊讶之余,宗武心中却疑惑不解:很明显,方才老者手下留情,只是移到身后,并未出手还击。

否则,此刻后果不堪设想。

到底是何人?竟有如此高深内力?这武艺竟是如此了得……

事已至此,还有何说的?宗武只得继续养伤:照常休息、按时喝药。

原本想着借机与老者交谈一番,谁知十日之后,无风大师却下了逐客令:经老朽祖良方调理,百户大人伤势已无大碍,即日即可起身回京。

“只是……”,末了,他叮嘱道:‘莫要用力过度……’。

宗武急忙问道:“在下还有些事相与老伯相商,不知你我日后能否再见?”。

老者微微道:“只要百户大人再与鞑靼交战,你我定能再见面”。

话已至此,宗武自不多问:老者此举倒是与凌云山的风格有些相像。

这种风格就是:多说无益。

……

一路快马加鞭,数日后,宗武一行七人终于抵京归营。

顿时,兵部沸腾了、后军都督府沸腾了,就连嘉靖帝,竟破例下旨:特意召见他们这支七人的‘奇兵’。

大殿之上?一睹龙颜?这七人皆是初次有此殊荣。

……

“圣上口谕:林宗武,从即日起,你便是千户。总旗升百户,其余五人,皆升为总旗。千户赏银千两,其余各人百两,战马随便挑”。

口谕?还未面圣,却听到传旨太监来了这么一句。

寒风下,听到猎户声响的宗武慢慢有了知觉,只因失血过多,只是一阵恍惚的微醒……

数日后,仅存活的七人,在这位被称为“无风大师”的医治下,大多伤势痊愈,只因宗武伤势过重,虽然苏醒,却无法下床。

他命这六人先去当地驻军报到,顺便打探军情如何,尤其上次两军阵前对峙结局如何,是他心中最为牵挂之事。

谁知这六人却个个不愿离去,众人皆是一个心思:要走一起走,生死与林百户在一起。

至于那三百名弟兄,活下来的只有七人。他甚至为此请那些猎户再去战场搜寻一番,但结果却是一样:再无生还者。

七人中,宗武为百户,还有一名总旗,其余五人皆是无职无衔军士。

后来从猎户处得知朝廷大军已全部撤回,宗武这才吩咐众人留下,等他痊愈之后,再一起南下归京。

只是无风大师这里房屋有限,那六人只得暂且到猎户家住下,只等林百户伤情好转。

猎户所住之处,距离无名山不足十里,若是林百户有事吩咐,只需请无风大师的徒儿来请他们便可,如此也可相互照应。

只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才一个月的时间,宗武身体恢复如此之好,不得不说这位无风大师的医术了得。

原本想着这几日便动身回京城,谁知无风大师却并无放他下山的意思,从他按时吩咐喝药便能看出:毕竟对宗武有救命之恩,他老人家不发话,也不能不辞而别。

更何况,他也是为医治这七位英雄的伤势。

宗武只得暂且住下,可心中却是一直惦记着京城。

惦记着京城关于此次北征的旨意;惦记着师父、师妹与师弟;惦记着远在济南府的林啸义,还有林姚姚……

说起这位无风大师,可真是不一般:数年前,他带着几个年轻徒儿来到这座无名山,伐木除草、打井建屋,从此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时间久了,这些猎户便与他们有些往来,后来得知这位老者医术颇高,更是高心不得了:这些捕获豺狼野兽之人,上山下坡,平日里难免负伤染疾,老者这妙手回春的绝活儿,正好可帮上众人的大忙。

作为馈赠,猎户们往往将所得一些猎物送给老者,只是他并不开口道谢,也不出言相拒,只是微微一笑。

大家渐渐熟起来,可唯独不知这老头的姓氏称呼,他自己不说,别人也无从打听。

于是,便有了“无风”大师之说。

据说,这老者除了医术了得外,武艺更是高深莫测,只是他不用刀剑兵器,只是内力深厚:霎时间便可移位风动,当他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或身后时,连风都来不及追上,没有一丝声响,包括那风声。

如此,便有了“无风”一说。

加之老者鲜有言语,平日举止怪异,如同这座无名山,“无风大师”的称号便由此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