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师兄在哪?(下)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543 字 10个月前

“若非师兄参与这支突袭的‘奇兵’,那为何在朝廷的伤亡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呢?”,想到这里,原本心中早有隐隐不安的仲姝,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师兄一定出事了……”。

这几乎是一个没有疑问的结论。

事已至此,仲姝立刻决断:此时,师父远在凌云山,师弟又去了扬州府,短期之内他们难回京。可漠南天寒地冻、风沙漫天,师兄下落不明,而此处距离他出事之地最近的,还是自己。

可是转眼再想想:朝廷大军已全部撤回,若师兄还活着,断断不会在那冰天雪地之中,若是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师兄就不会活……

当此时机,仲姝不在犹豫:马上向山东都司指挥使林啸义去信,让他想法在朝廷与漠南当地驻军处打听师兄下落。

同时向江苏扬州府的师弟去信,他一向多谋,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这两处地址她并不陌生,此事即可就办。

至于凌云山:师父年事已高,告诉他反而多了几分牵挂,眼下严寒冬日、寸步难行,师兄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还是不用惊动他老人家。

“阿姐,你还不困吗?”,里屋中,袁若筠正趴在窗前,静静的听着外边风雪之声。

或许是因仲逸离去的缘故,也或许是宗武下落不明,此刻她倒是安静了许多。

仲姝并未睡意,反而增添了一盏灯,她取好笔墨,冲袁若筠笑道:“明日,还得麻烦你袁大小姐,这两封信,要走快道……”。

“小事一桩,我吩咐他们一声便是”,袁若筠才不管信中所写为何,只顾着听外边的风雪之声。

片刻之后,她竟向仲姝问道:“阿姐,你说我师父的娘子,就是那个叫洛儿的,与你相比,长得如何?”。

仲姝才抬笔,不假思索应了一声:‘比我好看’。

“比你好看?我不信”,袁若筠继续问道:“那与我相比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你袁大小姐好看了”,仲姝微微一笑,心中倒是生出几分惊讶:这个袁若筠,今日这是怎么了?

“骗人,若是那样,她还是人吗?”,果真是袁大小姐,这一开口,怎么说呢……

夜幕下,街上行人寥寥,若非情势所迫、万般无奈之下,一般人是绝对不会迈出家门来这大街之上游走。

年关将至,天气确实冷了些,冷的让人无语。

不知何时起,天边那轮残月缓缓被云遮,没大会的功夫,天空竟零星飘起雪花来。

春夏下雨之时,最是狂风暴雨惹人厌,但大多情形下,尽管起初风声起,但真等雨点下,风便停,只有雨声而难听风声,才是常态。

只是冬日飘雪则不同:风雪交加或许会持续更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雪之虐、风之狂。

如此一来,寒意更浓、风声更紧。

偶有些许人影从街上匆匆而过,大多皆是巡街差役,打更护夜之人,换做平时,这些人影更能令人增添几分踏实之意,只是此刻倒显得有些孤寂。

不过,这些都是外景。

所谓长夜漫漫,闲来无事之人便在家中小酌几杯,一番笑谈是再正常不过,再勤俭之人,这木炭取暖之物却是不能省的。

绕到大街小巷之后,一处小院依旧沉浸在静谧的夜色之中。和大多数人家一样,院内屋里亮着灯光,木炭火烧的正旺,满是温馨的氛围。

只是屋内既没有多少笑谈之声,更没有温酒、下酒菜。

自从仲逸去了扬州府后,仲姝便很少出门,临走之时仲逸曾向外叔公文泰请示过,之后文泰便派吴风偶尔来看看她。

除此之外,樊文予自然知道洛儿生育之事,不用多说,他也会从刑部出来后过来喝杯茶,顺便买些吃食,再陪仲姝说说话。

当然,其中最为亲密之人,还要说袁若筠这位大小姐。

仲逸走后,她只要逮住机会便来这里。同为女子,自然方便许多,与仲姝一起吃饭、交谈毫无约束,即便没有仲逸,二人间已是很熟了。

不用说,这些人来找仲姝,除了仲逸所托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便是宗武的消息。

文泰与樊文予不是外人,仲逸所托自然理所应当,连日以来一直在打听着北征将士的消息,不管结果如何,都过来向仲姝说一声。

多日下来,仲姝皆是满怀希望,最后落得失望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