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内鬼何其多?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555 字 10个月前

……

小山村中,才刚刚被老族长安置好的先遣队员,在百户宗武的授意下,便各自去村里四下转悠,为的就是能看看此处有多少与他们角色一样的——鞑靼探子。

这几日以来,本村的老组长,还有几个老者家中确实热闹起来:本村村民来问他们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外来避难之人来拜访他们这些老人无非就是为了行个方便:多领些朝廷的补助,或者是为他们在村里安置一处好一点的住处。

这边负责串门走访的是先遣队那名周姓小旗,还有两个随从。

“你说什么?那些是本村的村民?”,老族长耳朵有些背,自己说话挺大个嗓门,生怕别人听不到:“现在北边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来这里,还有各处的外乡人,那里能分的那么清楚?除非老头我一一给你指认”。

这嗓门,向他打听点事,都被别人听到了。

“你们的住处不是都安置好了吗?老刘头家不错了,在我们村也是年景比较好的人家了”,老头听力不太好,记忆力倒是不错。

见不远处过来几张陌生面孔,周小旗立刻提高了嗓门了:“老伯,我们只是小本买卖生意人,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出门在外,图的就是安稳,就怕有那些歹人做邻居……”。

老族长立刻见他比划半天,似乎总算是听出个大概,他轻轻捋捋胡须,一脸轻松道:“这一点,你完全不用担心,眼下战事一触即发,大家一致对外,谁还顾得了那些身外之物?况且有官府的庇护,昼夜巡逻的差役多了去了,你就尽管放心居住吧”。

这时,刚刚进来的一名男子向老族长客套几句,而后便直奔主题:“劳烦老伯,不知朝廷大军何时抵达?他们的兵力又是多少?”。

周小旗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是一名年青男子,一身庄户人家打扮,看上去倒是颇为老实,只是这无论务农还是经商,管朝廷的大军何时到来,兵力是多少?

问的似乎有些多了。

若真是惧怕战事,那何不带着一家老小向南而去?远离此处才是上上之策,跑到这里打听朝廷大军的动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哦?果真此处有‘内鬼’出没啊……

漠南,风雪之夜。

三个身影缓缓进入山野沟壑之中,步伐轻快、行动迅捷,其速如风、其势如破竹,不大会的功夫便直抵鞑靼兵营。

“你们二人从两翼潜入,半个时辰后在这里会和”,宗武压低了声音:“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遵命”,一旁二人立刻领命:“不成功便成仁”。

望望不远处的兵营,再次将面罩向上提提,宗武单手轻轻一挥:“出发……”。

宗武的轻功虽不及仲逸那般出神入化,但毕竟是凌云子的高徒,在这呼呼北风的夜幕之中,绕道越墙、攀岩附壁之技还是绰绰有余,从军以来,已参与过剿倭之战的他,应付此等场面自是游刃有余。

片刻后,一道黑影便紧紧贴在一处营帐之外,其身如燕,轻如夜风。

“来来来,弟兄们干了,冬日天寒,喝杯热酒暖暖身子”,营帐中,一名男子正高举酒碗向众人提议,台下之人立刻举杯符附和。

“千户大人,若真是想暖身子,何不找几个娘们来助兴?”,一名百户满嘴酒气:“保证让大人暖到骨子里……”。

“休得胡言”,那男子将碗中浊酒一饮而尽,随手将酒碗扔到桌上,满意的摸摸胡渣:“想我阿帖木儿,承蒙阿拉坦汗抬爱,担当此次先锋,自当奋勇杀敌、马革裹尸尔,岂会整日钻在这里与那些娘们为伍?”。

“是是是,千户所言极是,我等有幸在千户麾下效力,只要大人一句话,小的们万死不辞”,台下众人立刻甩下酒碗:“何时出战,全凭大人一句话”。

阿帖木儿微微摇摇头,竟连连叹气来:“大汗从右翼三万户起家,弄下这份家业着实不易。如今我们南有强敌,北有仇家,此次迁到这里,也就是试探一番,为了大汗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要打好这仗,如此我们即可在草原、漠南立足,更能让南边的明廷答应我们的条件”。

“对,千户大人说的好,即便是试探试探,我们也要打出样子,否则,岂不是对不起我们胯下的战马、手中的弯刀?”一名军师模样的人临了还是不忘叮嘱此次战事。

哈哈哈……

看来果真如仲逸所料:大战不会有,但既已两军对峙,就目前的战场容量,数万的人马的规模足可胜任,朝廷五千骑兵自然会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