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一眼,老姜头的脸上立刻变得难看起来:拿走,不收。
见老姜头这么一说,罗英立刻用同样的口吻对那男子嚷开:“拿走,不收”。
那男子却不依不饶,似乎非要将此物当掉不可:“难道是我看错了?这不是写着若一当铺吗?怎么回事?”。
老姜头脸上不悦之色未减,嘴里忿忿道:“当铺有‘三不当’,神袍戏衣不当、旗锣伞扇不当、低潮首饰不当,这个规矩你不知道吗?这件分明是改装过的戏服,你这是成心的吧?”。
这话好像老姜头给他说过,怎么一时给忘了?只顾着忙上门的生意,没想到被人戏耍了,罗英细细一看,这才发现确是改装过的戏服。
“奶奶的,找茬儿是不是?”,罗英立刻上前一步将那男子肩膀扣住,此乃他在衙门捕贼时所用,仅此一扣,那人便动弹不得,挣扎一番后急忙求饶。
“老虎不发威,当老子这店可欺是不是?”,罗英那县衙差役的脾气立刻上来:“说,到底是谁派你来的?同行还是冤家?”。
一向不喜惹事的老姜头见状这才上前制止:“算了,算了,咱们是做买卖的,和气生财嘛”。
那男子趁机脱开,摸摸肩膀,嘴里却还是念念有词:“这是要打人了?开黑店是不是?把你们东家叫来,信不信我喊人了?”,说着他便朝门外望去。
“这位兄弟,有话好说嘛,你坏了本店的规矩,怎么却自己喊起冤来了?”,不知何时,仲逸已站到他的身后,那男子才扭头过来,差点被吓倒。
他还要理会,却见仲逸冷冷道:“现在走还来得及,不管你是谁派来的,上门的都是客,我叫仲逸,是这里的东家,有什么事直接找我便是”。
那人下意识摸摸肩膀,心里想着:“这伙计身手如此了得,东家看上去更凶,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撤了再说吧”。
那人走后,老姜头叹口气,感慨道:“这同行是冤家,自古如此,只是打探对方实力或者抬价也算说的过去,坏了行业的规矩可就不太好了”。
仲逸对此不甚清楚,老姜头便上前劝阻:“东家莫要动火,这拆台是常有的事,况且你方才那般强硬,这位小兄弟身手不错,相信他们不会再来了”。
既是如此,仲逸便不以为然,想必这店铺才刚刚开业,来个探虚实的也不难理解,只是这些虾兵蟹将不足为虑,若真是有人打这当铺的主意,那便不会派这么个窝囊废来了。
“姜伯不必多虑”,仲逸脸上立刻轻松起来:“你安心看着店铺便是,有人眼红也不足为虑”。
三人正在说话间,却见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连声招呼都未打,便将手中的一块玉放到柜台:“看看这个,能当多少钱?”。
老姜头取出一小块布巾,将玉拿起,细细端详着:“此玉虽算不得上类,但品相还算过的去,纹路也算清晰,十两银子,如何?”。
那年轻人连看都未看便直接开口:“一两银子,我就当一两”。
盛夏之晨,霞光瑰丽,晨风徐徐、舒爽连连。在这昼长夜短的时节里,人们往往久久不愿早早起床,原本打算天亮便出门,但凡无甚紧要之事,却总难免再懒它一时半会。
城中那处小院里,仲逸正准备出门,此刻他早已洗漱完毕,匆匆用过早餐之后便向仲姝告辞。
连日以来他早出晚归,终于是盼的当铺开业,心情激动难耐,哪里还有懒懒的睡意?
中心街那条宽敞的街道上,已是人来人往,路上所过之人都不由驻足停下望望眼前这家新开的店铺,而后便微微摇头各自走开。
对于他们来说这京城里时常有新开的铺子,也有刚关门的门面,总之折腾来折腾去,大多都与他们无关。
不过能在此处赫然矗立起这么大一个当铺,说明东家还是有些势力的,只是来当铺的大多为那无奈之人,即便是富家子弟或家道中落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此大的店铺,想必开支自然不小,而开支巨大必要从中赚取更大的利润,如此一来倒霉的还是当物之人,路人纷纷摇头,心中却是默默讨饶:万万不可来此处。
当然对于那些有钱无品味之人来说,还是喜欢这大一点的当铺。对于他们来说这真金白银才是最实惠,至于那字画、瓶子、罐子之类的玩物,皆是可有可无。
捧戏子,得要银子吧?逛窑子,得要银子吧?喝花酒,得要银子吧?去这些地方总不能拿出一副字画、古玩来吧?那还不得被人笑死?
可字画、玉器、还有什么祖传之物又偏偏那么值钱,而实力太小的铺子压根就拿不出这么多现银来,如此一来,好事便落在这些大当铺的头上。
当铺获利其主要来自两项:当物付银,不过一般折价不足一半,若是日后来赎,除了之前拿走的银子要还清外,还须付利息。
若是当场表示要死当,或超过约定期限不来赎当,那便由当铺折价变卖,这种估价往往更低,如此,赚的更多。
“若一当铺”,门外一个大大的“当”字,进门后可见一个高大的柜台,几套深色的桌椅,再加上那古板的老者,此处总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一向喜好玩闹的袁若筠恐怕是要有些失望了。
柜台对面是大厅,摆设几张精致的木桌椅,这是招待中等客人所用,当物估价所需些时间,来人可在此等候,一般可享受一壶茶或者一盘点心的待遇。
若是有更为贵重之物,或者当物一时难辨,便可将来人带到二楼包房慢慢等候,如此既为避免随意进出之人瞥见所当之物,亦可显示当主特殊待遇。
招待进包房者所用自然是:上好的茶水,上好的点心,甚至赶到饭点时,还有上好的酱肉,上好的酒。
二楼总共四间包房,每间精心装修,而且间距较大,主要为说话方便。其中一间为罗英晚上休息所用,如此便可防止夜晚有窃贼光临,也免得他从小院与当铺间来回奔走。
柜台中一名老者用他古板的老调向罗英教着其中的门道,一月以来,除了装修店铺外,就是听他所讲,天天耳濡目染,罗英此刻脑子全是这些东西。
这名老者姓姜,人称老姜头,其人如名,古板寡言、举止保守,却时有一鸣惊人,真是又老、又辣、又够味儿。
老姜头是袁若筠托人请到的,只是所托之人并未告知他这个店真正的东家其实不是仲逸,如此一来他便只听仲逸一人之话。东家说甚便是甚,从不犹豫,也不变通,他只坚信一条:东家给自己银子,就要听人家的话。
此人对字画、古玩尤其玉器颇为内行,平日里更是喜好钻研琢磨稀罕物件,对各种当物估价烂熟于心,如此数年下来,真是个难得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