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依旧,道路两旁尽是成熟的高粱、黍谷,如遇平整可引水浇灌之地还隐约可见瓜蔓豆秧。民风民俗首要在耕种之道,而在这条路上,他才刚刚开始……
天边片片薄云掠过,一阵清风拂来,枝头几只家雀扑腾着那短短的翅膀飞向田间,这个季节是它们最快活的日子,遍地的吃食随处可觅,更有“目光长远”者,还要将这些谷米叼于巢穴贮存,以备冬日大雪封地之时还有那最后一粒粮食。
家雀尚且如此,更何况于人呢?
“仲大哥,前面便是小王庄,今晚咱们就在这个村子里歇脚吧?”,罗勇将手横挡于额头向不远处望去,前面是一个小山村。
仲逸看看日头,心中却是一阵纳闷:此刻虽说是午后,但距晚饭点还是早了点,为何要在这里歇息呢?
罗英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他上前一步道:“仲先生,过了小王庄,距离下一个村子还得要大半天时间才能赶到,前面这一段道不好走,常有山匪出没,我们可是向沈大哥保证过要为你的安全负责”。
如此?……
片刻后他们便抵村口,只见村中野草异常茂密,零星散落的房屋几乎全隐于其中,只因此刻正值秋季,草叶都已变得有些枯黄凋零,秋风吹过才有些许间隙可觅,若是在盛夏,远远望去,定是只见绿草不见人影了。
罗氏兄弟在县衙当差多年,走南闯北所遇之人自然是五花八门,精通人情世故,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而这些对于仲逸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他们很快便找到一家愿意“收留”他们过夜的人家。
眼前这户人家独门独院,虽算不得有多大,但院中有客堂,主屋、侧屋分而建之,大槐树下一张石桌,桌下四条石凳,上面干干净净,看样子在这村中可算个中等人家。
这家人姓王,主人叫王大,一个瘦瘦的中年男子,他原本不愿意收留这些过路之人,但罗氏兄弟一看便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仲逸则是一副书生模样,这才答应他们留宿一宿。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当罗英拿出银两之时,王大没有讨价还价,反倒热情起来。
仲逸看的隔壁这家住户却是砖石相间、高墙大院,从与王大交谈中得知,隔壁这家人也姓王,世代经商,家中有些积蓄,在县城中也有一家铺子,只是平日里与村中人往来甚少,彼此间也不甚了解。
不大会功夫,王大已备好饭菜,一路劳顿,饭后三人小酌片刻,罗氏兄弟竟睡意上头,一阵哈欠之声后便各自回屋。
想起田间与老农的谈话,仲逸辗转难眠,丝毫没有一点睡意。
窗外秋风扫过,一阵“嗖嗖”之音,片片黄叶缓缓落到地面上,偶尔一两声的狗吠之声打断了片刻的安静,仲逸并不觉得吵闹,似乎在等这些叫声消失之后再慢慢入睡。
深夜时分,睡意终于袭来,不知不觉中慢慢进入睡梦中。
村口的杂草在晚风中肆意摇摆,偶尔被那些硕大的脚印碾压过后便一折不起,连摇摆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群黑衣人在一个刀疤脸的带领下潜入小王庄,他们步伐轻快,轻车熟路,似乎早已有了下手的目标。